出自唐代温庭筠的《与友人别》
拼音和注音
wǎn fēng yáng yè shè , hán shí xìng huā c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2.吃冷的食物。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
杏花村: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泛指卖酒处。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安徽省贵池县城西。向以产酒著名。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山西省汾阳县东,相传自南北朝以来,即以产'汾酒'著名。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原诗
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