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寺

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
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
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
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
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练。
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
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

作品评述

《南华寺》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
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
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
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
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练。
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
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在南华寺遇见一位塔中僧人,与他交谈后产生的感悟。苏轼借此表达了对修行和人生的思考,以及自己在修行道路上的失误和悔悟。

赏析:
《南华寺》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描绘了苏轼的心境和修行心得。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分析:

1. "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这句话表达了苏轼想要认识祖师的真实面目,即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愿望。

2. "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塔中人以平和的态度询问苏轼他所见到的事物,暗示塔中人可能是一位高僧,具有深厚的修行境界。

3. "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明上座指的是塔中人,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对塔中人修行成果的钦佩和羡慕,认为他已经了悟了万法的真谛。

4. "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这句话通过比喻,表达了苏轼在修行中已经认清了自己的局限性,不再受到外在事物的迷惑。

5. "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练。":苏轼自称为修行人,意味着他在修行道路上已经经历了三世的积累和磨砺。

6. "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在修行中犯下的错误,导致他受到了长时间的惩罚和谴责。

7. "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在悔过中真诚地向祖师表达自己的内心真相,以至于感动得泪水如雨般洒落。

8. "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向祖师请求指点,希望以祖师的智慧来洗净自己修辞的瑕疵,使自己的文字更加纯净。

整首诗词通过对苏轼修行心路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追求真理和智慧的人在修行中的挣扎和悟道的过程。它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敬重和向往,并通过自省和悔过的态度,向读者传递了关于修行和人生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以上题及诗均残缺]少全。若论死生无愧怍,幅巾岂不胜貂蝉。

细叠轻绡色倍浓,晚霞犹在绿阴中。

养生未得仙人术,治病徒寻药裹题。安自从公橘中隐,细论火枣与交梨。

清时投迹在嵌崟,一穴晴光破晚阴。刺草未容忘魏阙,故应长有子牟心。

忆昔君王初选时,侍儿邀宠学蛾眉。而今弃置同衰草,不及章台杨柳枝。

步履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德水汤汤,发源灵长。皎鉴澄入,千年效祥。积厚流湿,资生阜昌。朝宗润下,善利无疆。

雨涨西塘金堤斜,碧草芊芊晴吐芽。野岸明媚山芍药,水田叫噪官虾蟆。镜中有浪动菱蔓,陌上无风飘柳花。何事轻桡句溪客,绿萍方好不归家。

山映南徐暮,千帆入古津。鱼惊出浦火,月照渡江人。清镜催双鬓,沧波寄一身。空怜莎草色,长接故园春。

一室荒芜孺子贫,知君四海入经纶。杀身虎口终何补,洒扫庭除自可人。

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云梯连石磴,香树锁松关。林壑疑无路,神仙别有山。

秘阁清虚地,仙材称此居。心轻万钟录,性乐百王书。枕上漏声近,窗前竹影疏。迟来稀见面,高兴复何如。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发乱野牛惊,神专大将营。师行当祃祭,坛卜戮番生。

小庭深。有苍苔老树,风物似山林。侵户清寒,捎池急雨,时听飞过啼禽。扫荒径、残梅似雪,甚过了、人日更多阴。靥酒人家,试灯天气,相次登临。犹记旧游亭馆,正垂杨引缕,嫩草抽簪。罗带同心,泥金半臂,花畔低唱轻斟。又争信、风流一别,念前事、空惹恨沈沈。野服山筇醉赏,

杜牧端来觅紫云,狂言惊倒石榴裙。岂知野客青筇杖,独卧山僧白簟纹。且向东皋伴王绩,未遑南越吊终军。新诗过与佳人唱,从此应难减一分。

西丘对秋风,萧飒如原隰。木落景扶疏,碧环天壁立。余霞拂暮散,夕鸟寒更急。独有松上鹤,不为鹦鹉粒。

兹行览得失,抚已动竞愧。暮景尚可鞭,毋使寸阴弃。

昨夜风吹茅苇纷,今朝急雨洗崖痕。山山霞没江喧枕,树树鸠鸣云到门。隐几真心开暝照,繙书老膝痹危蹲。山居染得疏慵病,无复功名皓首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