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行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作品评述

伤心行翻译及注释

翻译
“咽咽”地效法楚辞吟咏着哀怨的诗句,我多病的身躯经受不住幽冷的侵袭。
年轻的躯体益现出衰飒白发早生的“秋姿”,只见风雨中残枝败叶纷纷飘落。
灯油将尽的灯焰闪朔着宛如鬼火的青光,飞蛾在扑打着燃焰将熄灭的残光。
背后古旧的墙壁上积满厚厚的尘灰,我这羁旅客之魂在幽梦中还喃喃自语。

注释
⑴咽咽:呜咽哀切之声。唐僧鸾《赠李粲秀才》诗:“愁如湘灵哭湘浦,咽咽哀音隔云雾。”楚吟:指楚辞那忧愤深广的长吟。《文选·谢灵运〈登池上楼〉》诗:“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⑵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唐李贺《示弟》诗:“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幽素:幽寂,寂静。唐李商隐 《房中曲》:“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⑶秋姿:犹老态。
⑷木叶:树叶。《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⑸灯青:谓灯焰显出低暗的青蓝色。王琦汇解:“灯久膏将尽,则其燄低暗作青色。”兰膏:古代用泽兰子炼成的用来点灯的油脂。《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容备些。”王逸注:“兰膏,以兰香炼膏也。”
⑹落照:夕阳的余晖。南朝梁简文帝《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
⑺凝尘:积聚的尘土。《晋书·简文帝纪》:“帝少有风仪,善容止,留心典籍,不以居处为意,凝尘满席,湛如也。”
⑻羁魂:客死者的魂魄。《南史·垣护之传》:“垣氏羁魂不返,而其孤藐幼。”

伤心行赏析

  在诗人生命的历程中,也许是伤心的经历太多、太长,也许是伤心的程度太深、太重,这首以“伤心”为题的短歌并不专写哪一件伤心之事,他既没写伤心经历之“实”,又不写伤心情怀之“虚”,而只写眼下自己的景况与周围的环境。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八句可分为上下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先以三句写自身形象。首句“咽咽”是状写悲吟之声。全句写自己“咽咽”地学习效法楚辞,咏吟着忧怨哀愤的诗句;第二句写自己多病的身躯经不住幽冷清寂的侵袭;第三句写自己早生华发,年轻的躯体现出衰飒的“秋姿”。第四句“木叶啼风雨”,转入环境景物,写风雨中纷纷飘落的残枝败叶。这一句环境景物的描写,既是对自身的悲凉境况加以烘托,也具有强化自身形象的比喻象征意味——诗人自身的“病骨”、“秋姿”就像“风雨”中的“木叶”。同时,这句写景又引出以下第二层身边琐屑景物的描绘,使诗歌从第一层向第二层自然地过渡,确乎是“一石三鸟”,言短而意深境阔。

  后四句是第二层。先以三个诗句写身边景物。眼前灯油将尽,灯焰闪着阴阒宛如鬼火的青光,飞蛾在扑打着燃焰将熄的残光;背后,古旧的墙壁上积满厚厚的尘灰,就在这鬼气森森的环境中,末句写李贺这羁旅之客一缕诗魂在幽梦中依然喃喃自语。这后四句先写周围景物,残灯、落照、飞蛾、凝尘,最后以羁魂夜语的形象对周围琐屑景物加以点染。这点染加重了全诗阴暗、悲凉的氛围;深化了诗人“病骨”、“秋姿”的枯寂凄伤情怀,类乎颊上添毫,倍见丰神;同时它又与诗歌首句“咽咽学楚吟”首尾相呼应、相补充,诗人那漂泊的羁魂即使在幽渺的梦幻中仍得不到解脱,依旧在咽咽楚吟。这最后一句确乎又是一石三鸟,言短而意深境阔。

  总观这一首《伤心行》,全诗四十言不露一个“伤心”字样,但在自身形象与周围景物的相融相生之中,字字句句都明显地外现出诗人内心那难言难述、繁久深重的伤心之意,从而也外现了震颤于诗人躯体中那颗已经伤透了的心,也表现出一位年轻且卓有才华的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里,生活得多么艰难、多么不幸。

  清人黎简评长吉诗“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长吉诗集评》)李贺诗确实多不大注意章法,《伤心行》这首五言古诗,虽则八句,却绝不沿袭律诗起、承、转、合的层次结构。但从上述对全诗的剖析来看,《伤心行》前后两层把自身景况与周围景物自然熨贴地交揉在一起,当属于黎简所谓“细心寻绎始见”其“井然”章法之作。诗人通过独具匠心的章法布局,把伤心的主题表现得那样浓重、那样沉郁、那样深幽。

  李贺诗向以想象丰赡、设色瑰奇而著称。明人许学夷评长吉诗“调婉而词艳,然诡幻多昧于理。”(《诗源辩体》卷二十六)但《伤心行》写自身景况与周围环境,故而多用实笔,极少虚诞想象;多用白描,极少浓彩设色;含情含理,绝无诡幻谲妄。诗中所写的景况都是真实的写照,即使“羁魂梦语”也非虚拟,而是诗人现实形象的反照。至于周围环境,无论大景小景,可能均系眼前实景,即使并非实景而是诗人借助想象而构成的种种意象,但它却更典型地表现了诗人所处现实境遇的凄冷、阴寂。这“实”与“朴”的特色,缩短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强化了艺术上“真”的感染力。全诗在实笔、白描之中,也偶或闪现出新奇造语的火花,如用“秋姿”写自己形貌,更见其衰飒枯槁;用“凝尘”写壁上灰土,更见壁之残古、尘之积铸;用“落照”借指残灯弱焰,更见其无可挽救的衰竭。如此新奇造语增加了诗歌语言的表现力度。正是这种种情况,形成《伤心行》独有的格调:古淡质实之中,蕴涵着李贺特有的凄伤色泽。

伤心行创作背景

  绝伦的才华,脱俗的识见,精颖的诗思,然而遭逢不遇,时日蹉跎,诗人李贺的心尽管在自然的年轮上属于青春,但却长久处于一种凄伤的境态之中,自然会唱出这支“伤心”之曲。不过,尽管伤心早已是诗人李贺的痛切感受,他的诗里常常是或显或隐地透出伤心之情,但在他留下的二百余首诗作中,诗题既已明写“伤心”一类字样的却仅止《伤心行》这一首,因此,这首诗也就显得至为重要。

  从诗篇末句“羁魂”一语来推断,此诗大约作于作者应举失败、困顿长安之际,时间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间。

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千载风流贺季真,画图髣佛见精神。迩来祭酒皆巫祝,眼底难逢此辈人。

忧国忧民

山馆人已空,青萝换风雨。自从永明世,月向龙宫吐。凿井长幽泉,白云今如古。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口云七十馀,能救诸有苦。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金色身坏灭,真如性无主。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谁取。

忧国忧民

一尊清酒两人同,好在街西水县中。自恨病身相去远,此时闲坐对秋风。

忧国忧民

太乙年来落冀并,几多豪杰未成名。尧天日月计和玉,胡地山川知耀卿。卢六驱风能破屋,陈三平水可倾城。年来幕府勤延揽,何事诸儿未有声。

忧国忧民

东望麟山耸若幢,碧罗盘曲注西江。邻家蜜满蜂臣分,屋角窠成燕子双。门设雀罗遮坐客,灯排金粟照书窗。须还住处如僧舍,拄杖挑云到此邦。

忧国忧民

马生客新丰,悠然酌斗酒。若谓傲旁人,旷士亦何有。有志曾未识,偶怀麴蘖友。异时依风云,黄垆一回首。

忧国忧民

鹤发金桃母,蛾眉萼绿华。月圆香度桂,饮罢烛生花。何惜尊熔酒,能令春满家。更邀重九菊,醉里堕乌纱。

忧国忧民

渊默而明,湛存而妙。三世齐平,十方圆照。月随水而流,风入松而啸。相逢会有知音,向道自然同调。

忧国忧民

萧疏尽地林无影,浩荡连天月有波。独立空亭人睡后,洛桥风便水声多。

忧国忧民

裹头极草草,掠鬓不菶菶.未见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

忧国忧民

千室暮山西,浮云与树齐。剖辞云落纸,拥吏雪成泥。野火芦千顷,河田水万畦。不知琴月夜,谁得听乌啼。

忧国忧民

草色烟光向晚凄,望乡人自滞淮西。风传鼓角更初转,霜落关河斗渐低。梦欲成时逢雁过,愁方生处有乌啼。家书仓卒应难达,不是秋来醉懒题。

忧国忧民

雪霁长空,迥野飞鸿。段云片片,向西向东。

忧国忧民

契阔几何时,六闰过如矢。九岁十岁儿,婚宴见孙矣。皂隶忽鼎贵,王侯或横死。前辈亡典刑,后生荡廉耻。

忧国忧民

。行到江南知是梦,雪压渔船。盘礴古梅边。也信前缘。鹅黄雪白又醒然。一事最奇君听取。明日新年。晋仙宋南渡来名士,一号方泉老人,此词鲜于困学每爱书之。百年后,方外士张雨追和一章,以为笑乐,惜困学公不能为我赏音抛下杖头钱。取次高眠。玉梅金缕孟家蝉。说着钱塘都似梦

忧国忧民

当家勋阀旧巍煌,天女裁云为制裳。胸饱治朝周典礼,箧余内苑汉词章。经行禾黍关河远,指点蓬莱日月长。故国风流一回首,不妨鸾玉小徜徉。

忧国忧民

水绿山表,鹊噪鸦鸣。满耳满目,非色非声。既非声色,却作麽生安名,大方广佛华严经。

忧国忧民

吕公清德著吾乡,生爱兹山死便藏。顾我来游虽恨晚,尚思杖屦共徜徉。

忧国忧民

金马从容乐,问君何所之。客心飘若梗,亲发皜如丝。旧学已孤陋,素交仍别离。执经时有问,使我复从谁。

忧国忧民

买陂塘旋栽杨柳,梦中还理家务。十年不到衡山麓,孤负楚云湘雨。苹映渚。渺杜若江蓠。香接烟霞屿。口心相语。为蝇骥东西,云龙上下,误却钓游趣。生平志,愿识平舆二许。煌煌岳降申吕。集词敬为先生寿,博得月章星句。毋我醑。只小草幽兰,心醉离骚谱。松存径古。待游遍西园,

忧国忧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