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隐士段庭

人生何多谋,常甘饥寒侵。
裘完甑有炊,于世澹无心。
筑室清涧曲,窈窕幽径深。
闭门长松下,岁无车马音。
古书束高阁,兀然遗屦簪。
悠悠不记年,日月徒光阴。
儿童城市还,得酒或自斟。
隐几望南山,閒云起孤岑。

作品评述

《谒隐士段庭》是宋代诗人李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谒隐士段庭,
人生何多谋。
常甘饥寒侵,
裘完甑有炊。
于世澹无心,
筑室清涧曲。
窈窕幽径深,
闭门长松下。
岁无车马音,
古书束高阁。
兀然遗屦簪,
悠悠不记年。
日月徒光阴,
儿童城市还。
得酒或自斟,
隐几望南山。
閒云起孤岑。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李复对隐士段庭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以及对纷繁世俗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诗人对隐士的生活进行了描绘,描述了他们不计较世俗名利、宁愿受饥受寒的境遇。他们住在清幽的山谷中,建造了一座室内,幽深的小径通向房屋,闭门之后只听到松涛声,时光如此静谧,没有车马的喧嚣声。他们珍藏着古书,收藏在高高的书架上,没有人打扰他们的思考。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受时间的约束,只顾自己的心境。诗人也表达了对年华易逝的感慨,时间如流水般流逝,而他们的生活似乎一成不变。最后,诗人希望能够像隐士一样,拥有自由自在的生活,远离尘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理想境界。通过对隐士段庭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浮华世俗生活的厌烦和对于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中的景物描写清新自然,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从隐士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追求心灵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人通过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暗示了他对于自己人生的反思和对于社会现实的拷问。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对于纷繁尘世的疲倦。通过对比隐士与世俗生活的对立,诗人表达了对于内心宁静、远离俗务的向往,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以朴实、含蓄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宁静和超脱的向往,具有一种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诗词推荐

一卷新吟水石香,顿教尘浊变清凉。唤醒心下十年梦,拜舞薰风面舜廊。

三月春归未是归,绿阴端的胜花时。绝怜首夏清和句,一字其间几个知。

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北山未忍轻相别,更许行人雪后看。

暂留野次倦征行,差觉山林气味清。日酿梅酸新雨过,山连空翠淡烟横。东皋水满起农事,南国草青回雁程。拨置文书聊隐几,笙歌一部听蛙鸣。

支川千百欲归东,不得江湖不会同。可但中流能击楫,也知高浪要乘风。

杜陵亦有天尺五,云母不似玻璃深。西家钟鼓谩劳汝,我自书卷中晴阴。

紫蔓青条拂酒壶,落花时与竹风俱。归时自负花前醉,笑向鲦鱼问乐无。

决策初如媚灶然,触机融理悟吹烟。从教时尚白之白,与道俱云玄又玄。

长夏幽居景不穷,花开芳砌翠成丛。窗南高卧追凉际,时有微香逗晚风。

住近容成洞,归来发未霜。出骑随驾马,晴晒入朝裳。收帖重开画,煎茶即当觞。诗书难得力,戎力重清漳。

不假文殊神通,休要罔明弹指。尔时灵山会中,女子从定而起。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诗,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远梦如水急,白发如草新。归期待春至,春至还送人。

灵府宁容一物侵?此身只合老山林。何由挽得银河水,净洗群生忿欲心?

江南萧洒地,本自与君宜。固节还同我,虚心欲待谁。涧泉傍借响,山木共含滋。粉腻虫难篆,丛疏鸟易窥。尽应逢野渡,中忽见村祠。叶扫秋空静,根横古堑危。影迷寒霭里,声出夜风时。客棹深深过,人家远远移。游边曾结念,到此数题诗。莫恨成龙晚,成龙会有期。

雨意蒸云暗夕阳,浓薰满院落花香。题诗弄笔北窗下,将此工夫报答凉。

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

倏又西风起。这一年光景,早过三分之二。燕去鸿来何日了,多少世间心事。待则甚、功成名遂。枫叶荻花动凉思,又寻思、江上琵琶泪。还感慨,劳梦寐。愁来长是朝朝醉。剗地成、宋玉伤感,三闾憔悴。况是凄凉寸心碎。目断水苍山翠。更送客、长亭分袂。__山前梧桐雨,起风樯、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