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端落籍图

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
谁信扬州金满市,胭脂价到属穷酸。

作品评述

《李端端落籍图》是明代文学家唐寅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以李端端为主题,描绘了她的美丽和高贵。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李端端在善和坊里,她的美貌堪比白色牡丹花。在扬州的金满市场,她的美丽引起了广泛的赞叹,但同时也引起了奢侈品的高昂价格,使得普通人无法企及。

诗词通过描绘李端端的美丽和金满市场的奢侈,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赞美和对社会阶层分化的思考。李端端的美貌被视为稀世珍宝,而她所引发的物价上涨也揭示了社会中贫富差距的存在。

这首诗词以李端端的形象为中心,通过对她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绘,展示了唐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意味。诗词中的白牡丹象征着纯洁和高贵,与李端端的形象相得益彰,突出了她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同时,诗词也暗示了社会对美的追逐和物质消费的盲目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公平和阶层分化。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李端端的美丽和社会现象,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对美的赞美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它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提供了人们思考社会问题的机会,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对社会现实有所思考。

诗词推荐

摇落秋旻一望长,浮空颢气白如霜。楼头待月郡城晚,水底有天江国凉。却恨人生如寄客,未容年少即衰郎。除非烂醉酬清景,莫惜千金换斗浆。

三皇上人春梦醒,东侯老大麒麟生。洞连龙穴全山冷,窗透鳌波尽室清。计拙耻居岩麓老,气狂惭与斗牛平。谁人为向青编上,直傍巢由写一名。

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

残花怅然近人开,南国佳人去不回。回首可怜歌舞地,年年春色为谁来。

见了教人情惨切,回头别觅真修。逢师悲愿话根由。远离苦海,亲得盘舟。跳出火宅三界外,四衢露地白牛。随身不在外边求。无牵无缆,步

潇酒佳人,风流才子,天然分付成双。兰堂绮席,烛影耀荧煌。数辐红罗绣帐,宝妆篆、金鸭焚香。分明是,芙渠浪里,一对浴鸳鸯。欢娱,当此际,山盟海誓,地久天长。顾五男二女,七子成行。男作公卿将相,女须嫁、君宰侯王。从兹去,荣华富贵,福禄寿无疆。

丰年满路笑歌声,蚕麦俱收榖价平。村步有船衔尾泊,江桥无柱架空横。海东估客初登岸,云北山僧远入城。风物可人吾欲住,担头蕝菜正堪烹。

朱轮华盖事远游,厩无良马乘疲牛。青丝玉勒金络头,任重道远旁人忧。奔驰往来历山丘,腾坑投淖摧辕輈。已压复起行未休,青刍黄粱为君羞。长路漫漫经九州,场有白驹胡不收。饥食玉山饮河流,朝秣幽冀莫炎陬。奔云掣电不少留,仆夫顾之心怀愁。王良不生谁与谋,哀哉骏骨千金酬。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秘监疏朝谒,门前长绿苔。未愁玄鬓改,且喜素秋来。独坐翻棋势,闲行绕药栽。冰风入书幌,时动水沉灰。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

窗外幽花无数生,乱红相映不知名。长条自转风前影,别壑还添雨后声。闭户苦无佳客语,披书聊慰古人情。诗成步逐山腰月,相对茅檐夜色清。

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报君恩便乞身。竹簟暑风招我老,玉堂花蕊为谁春。纤纤翠蔓诗催发,皎皎霜葩发斗新。只有来禽青李帖,他年留与学书人。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

花事蹉跎候雁催,江南三月送春回。蓟门桃李应何限,岁岁不知春去来。

宝钉万数拥寒枝,寂寞幽香蝶亦稀。未把玉栏移得去,直须翠帽插将归。定逢野客寻常折,忍逐秋风取次飞。好备一尊相就饮,醉来从遣露沾衣。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莫读轮台诏,令人泪点垂。天乎客此虏,帝者渴非罴。何罪良家子,知他大将谁?愿惩危度口,傥复雁门踦。

雾豹文虽隐,同蝉蜕即仙。伴书犹有剑,食砚岂无田。发藻多师董,思经敢笑边。晚成知在器,天诏正求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