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龚自珍的《秋夜花游》
拼音和注音
hǎi táng yǔ jiāng lí , tóng yàn yì jīn g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海棠:落叶乔木。春季开花,花未放时深红色,开后淡红色。果实球形,黄色,味酸甜。产于中国。可食,也可供观赏。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江蓠:1.香草名。2.红藻纲,江蓠科。藻体紫褐色或紫黄色、绿色。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原诗
海棠与江蓠,同艳异今古。
我折江蓠花,间以海棠妩。
狂呼红烛来,照见花双开。
恨不称花意,踟蹰清酒杯。
酒杯清复深,秋士多春心。
且遣秋花妒,毋令秋魄沈。
云何学年少,四座花齐笑。
踯躅取鸣琴,弹琴置当抱。
灵雨忽滂沱,仙真窗外过。
云中君至否,不敢问星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