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四首

瞿昙顶骨,夫子眼睛。
两彩一赛,玉振金声。

作品评述

《偈颂三十四首》是宋代佛教大师释如净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描绘了佛陀的形象和佛教的精神内涵,运用了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表达。

诗词的中文译文:
《偈颂三十四首》

瞿昙顶骨,夫子眼睛。
两彩一赛,玉振金声。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形象和比喻,展现了佛陀的圣洁形象和佛教的崇高境界。"瞿昙顶骨,夫子眼睛"描绘了佛陀头顶上的宝冠和他慈悲的眼睛,这些都象征着他的智慧和慈悲心。"两彩一赛,玉振金声"则是形容佛陀的光辉和声音,表达了他的威严和庄严。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佛陀的形象和佛教的核心价值观。佛陀被视为智慧和慈悲的化身,他的眼睛代表着他对世间众生的关怀和悲悯。佛陀的声音被形容为金色的玉石振动,这种形象带来了庄严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展示了佛陀的崇高形象,强调了佛教弘扬智慧和慈悲的核心理念。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佛陀的威严和温暖,引发对佛教思想的思考和体悟。

作者介绍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兰署江南花月新,封书才上海生尘。心知故相嗔还得,直是当今丞相嗔。

新正已强半,连阴凝不开。雨声严似雪,春色瘦于梅。老不问花事,病犹须酒杯。东风自时样,于我亦悠哉。

谁云鲁酒薄,邯郸被戈矛。楚馆困两君,乃为马与裘。举世共如此,太息复何尤。振衣箕山顶,引领望许由。终然不可见,涕泪交膺流。

秋江与秋月,谁遣恰相和。借我蓑衣着,三人亦未多。

月沉碧海龙非隐,才锁苍梧凤不知。劫外森森无影木,垂阴自有未萌枝。

木末上明星。

百尺凤皇楼,碧天暮云初扫。冰华散缟。双鸾驾镜悬空窈。婆娑桂影,香满西风阑干悄。渐玉魄金辉,飞度千山表。饵玄霜、醉琼酉票。身在九霄,独步丹梯,飘飘轻雾E050。缥缈广寒殿,觉世山河小。爱十二、琼楼好。算谁知、消息盈虚道。任地久天长,今古无私照。但仙娥不老。

墙阴数行字,怀旧惨伤情。薜荔侵年月,莓苔压姓名。逝川前后水,浮世短长生。独立秋风暮,凝颦隔郢城。

山路秪言迥,农家俱夙兴。短长群稚子,回避一田塍。随大能知路,骑牛底用绳。兹行有胜事,何处不丰登。

洪钟起暗室,飘瓦落空庭。谁言转丸手,能作殷床声。

嶰管声催。人报道、嫦娥步月来。凤灯鸾矩,寒轻廉箔,光泛楼台。万年春未老,更帝乡日月蓬莱。从仙仗,看星河银界,锦绣天街。欢陪。千官万骑,九霄人在五云堆。紫袍光里,星球宛转,花影徘徊。未央宫漏水,散异香、龙阙崔嵬。翠舆回。奏仙歌韶吹,宝殿尊罍。

自从唐季坠皇纲,天下生灵被扰攘。社稷安危悬卒伍,朝廷轻重系藩方。深冬寒木固不脱,未旦小星犹有光。五十三年更五姓,始知除扫待真王。

有祖以来,世不可陪。当机日用,著著全该。

月氅星冠七丈夫,远看虽有近还无。瑶池侍女双成道,遗下群仙聚影图。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退身何所食,败力不能闲。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众听喜巴唱,独醒愁楚颜。日暮静归时,幽幽扣松关。

只记来时节。又三年、朱炜过了,恰如时霎。独立薰风苍凉外,笑傍环湖花月。多少事、欲拈还辍。扶木之阴三千丈,远茫茫、无计推华发。容易过,三十八。此身待向清尊说。似江头、泛乎不系,扁舟一叶。将我东西南北去,都任长年旋折。风不定、川云如撇。惟有君恩浑未报,又故山、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馀清 一作: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三佛形容总不真,眼中瞳子面前人。若能信得家中宝,啼鸟山花一样春。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