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书事十二首

自昔周人俗,贪庸巧治生。
千金不冠带,一饮起纷争。
佩犊攻攘敓,通书为姓名。
二南分陕化,寂寞久无声。

作品评述

《岁暮书事十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岁暮书事十二首

自昔周人俗,贪庸巧治生。
千金不冠带,一饮起纷争。
佩犊攻攘敓,通书为姓名。
二南分陕化,寂寞久无声。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都追求功利,追求巧妙的生活方式。
即使有千金财富,也不能解决纷争。
佩戴犊牛的铃铛,攻击和争斗不断。
人们以通书为自己的名字。
南方的二地分离,变得寂寞而无声。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周代以来人们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描绘,表达了对功利主义和虚荣心的批判。诗中提到了人们贪图财富和名利,却无法解决纷争和争斗的现象。佩戴犊牛铃铛的比喻,暗示了人们为了争夺权力和地位而不择手段。而二南分陕化的描述,则表达了南方地区的孤寂和沉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社会现象。通过对人们追求功利和虚荣的批判,诗人呼吁人们应该追求真正的内心平静和深层的价值。诗中的意象和比喻生动而富有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诗人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词以寥寥数语,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奏事口含鸡舌香,仙宾俄又作仙郎。汉留不住王中散,又驾仙风出帝乡。

宝剑匣中藏,暗室夜常明。欲知天将雨,铮尔剑有声。神龙本一物,气类感则鸣。常恐跃匣去,有时暂开扃。煌煌七星文,照曜三尺冰。此剑有人间,百妖夜收形。奸凶与佞媚,胆破骨亦惊。试以向星月,飞光射搀枪。苍之武库中,可息天下兵。柰何狂胡儿,尚敢邀金缯。

郢人何苦调,饮水仍布衾。烟火昼不起,蓬蒿春欲深。前庭少乔木,邻舍闻新禽。虽有征贤诏,终伤不遇心。

夏景已多趣,湖边日更佳。园葵杂红紫,岸柳自欹斜。雨气收林表,城阴接水涯。爱闲输白鸟,尽日立汀沙。

生涯何事多羁束,赖此登临畅心目。郭南郭北无数山,万井逶迤流水间。弹琴对酒不知暮,岸帻题诗身自闲。风声肃肃雁飞绝,云色茫茫欲成雪。遥思海客天外归,坐想征人两头别。世情多以风尘隔,泣尽无因画筹策。谁知白首窗下人,不接朱门坐中客。贱亦不足叹,贵亦不足陈。长卿未遇

东南重镇是扬州,分野星辰近斗牛。人物渐分南北早,江淮不改古今流。琼花香委神仙佩,杨柳风闲帝子舟。十里朱帘晴不下,银罂翠管满红楼。

一室贮琴尊,诗皆大雅言。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远烧来篱下,寒蔬簇石根。闲庭除鹤迹,半是杖头痕。

仲冬多美曝,散步有余真。老树槎牙晚,初花的烁春。清歌动落日,远岫得幽人。空返无佳句,知为暮霭嗔。

清汴河边五君子,身遏横流同日死。火炎曾是及池鱼,世变安能顾妻子。百尺高城不足凭,日月所照惟孤诚。当其杀身际,肯念身后名。呜呼,伯夷既死孔子不复生,身后是非谁与评。

宿鸟频来语,寻巢未得间。小星明更近,高桂冷初攀。拂露松都在,因风信未还。岂无虚歇处,青及谢家山。

莫扫花,从教花满地。纵然堆积亦何害,留之且重东君意。君不见昨朝枝上正芳菲,今日庭前已憔悴。中间得好能几时,用此请君穷物理。一荣一谢两皆空,若了非真本自同。但对落英开酒盏,每年如此任春风。

凭高真欲驭西风,百里纤毫尽发蒙。楼观相望秋色里,江山争丽海光中。云容入座如相识,足力缘梯尚不穷。肯使诗成夸得意,撞钟惊起坐禅翁。

眼似真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沈。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湖岁月深。

与客出西郊,送子之南旴。子为名父子,才器真璠璵。乃翁老从臣,循吏追两都。益公工拟人,谓比王仲舒。积善必余庆,于公大门闾。子能传家学,何止读父书。执丧真有闻,孺慕久不渝。弹琴不成声,西上何徐徐。文场尝得隽,一跌重叹吁。通籍金闺中,夷庚因少迂。邑中有三曾,声名

欲识隐居者,录年费懿恭。却辞金马直,归卧锡山峰。两诏终不起,一瓢长自从。儿孙尽登第,勿剪旧栽松。

八行诸孙盛,三公嗣子贤。连收四鹗荐,只欠一青毡。郎省刑章肃,侯邦政誉传。平生忧国意,齎志入重泉。

桐乡汉有大司农,封守今推陈秀公。君向邦人著遗爱,近追相业远家风。

闻道弹琴处,门前柳带沙。海珍通估市,湖税减渔家。暮港迷荷叶,秋田开豆花。乱来无此地,君政亦堪夸。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捧檄东方日,芳春未及归。路花红掩映,溪树绿因依。鸟语催寒食,人烟接翠微。寻诗忘远近,细雨湿征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