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汪藻的《次韵蔡天任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wǔ gēng chéng shàng niǎo wū lè , shí rì jiē tóu yīng sǔn d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五更:(名)①旧时把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②指第五更的时候:~天|起~,睡半夜。
十日:十干所表示的日子。
街头:街上。在城市的大道上。
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原诗
一雨真成解人意,翻盆注野却晴时。
五更城上鸟乌乐,十日街头樱笋低。
江声即随潮信急,云气欲度山椒迟。
吾徒饱饭眼中见,鍊息不应长学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