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唐顺之的《得薛君所寄三游纪兴刻中有杨方洲见怀之作盖别去已十余年矣抚卷慨然用韵奉答》
拼音和注音
shèng míng sī zhí jiàn , zǎo wǎn xià zhēng sh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圣明:1.德慧术智超越凡人之士。@2.天子。@3.封建时代对所谓“治世”、“明时”的颂词。@4.旧时用于颂词。谓明白事理。@5.旧时用于颂词。佛家对颖悟超凡,无所不知之称。@6.称酒之清者。
直谏:直谏zhíjiàn耿直劝谏。
早晚:(名)早晨和晚上:他~都出门散步。②(副)或迟或早:你~要后悔的。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原诗
昔抗万言疏,还归四壁居。
谊才应共惜,黯戆更无如。
顾尔犹岩壑,惭予滥石渠。
圣明思直谏,早晚下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