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辞众偈

来未尝来,去未尝去。
七十四年,月印寒渚。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来未尝来,去未尝去。
七十四年,月印寒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元聪所作,题为《临终辞众偈》。它描绘了一个人生命即将结束时的境界和感悟。

诗的第一句“来未尝来,去未尝去”表达了作者对生死的深思。生命的来世与去向都是未知的,作者意识到无论是来到这个世界,还是离开这个世界,都是一种未曾体验的状态。这种境界展现了对生死的超脱和对世界现象的超越。

诗的下一句“七十四年,月印寒渚”是对自己世间岁月的回顾。作者这时临终的时刻,已经度过了七十四个春秋。这里的“月印寒渚”指月亮的倒影映在寒冷的江面上,是一种寂静与冷僻的景象,寓意着生命的终结近了,也隐含着离世后的宁静与永恒。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表现出了作者在终末时刻的深沉思考和对生命起伏的超脱,体现了佛教的禅理思想。这首诗词通过简约的表达和深邃的意境,使读者对生命的短暂和生死之间的超越有所思考。同时,也带领读者进入一种超脱纷扰的境界,帮助身处尘世中的人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永恒。

诗词推荐

水路东连楚,人烟北接巴。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梦魂知忆处,无夜不京华。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竹已萌千龙,水自走万马。人在苍琼轩,笑倾白玉斚。饮到月华落,醉倒洞之下。一堂皆酒仙,地远无人画。

卓立不求名出家,长怀片志在青霞。今日英雄气冲盖,谁能久坐宝莲花。

榆烟新起,正清明节过,翠蓂九叶。欣会谪仙初度日,凤穴产真鸑鷟。心肠琅琅,文章锦绣,看镜期勋业。暂居马帐,后知有赖先觉。可想大器晚成,功名有志,未逊苏秦学。奈不在身先在子,果向秋风抟鹗。诗酒琴棋,风花雪月,养浩全真乐。寿觞五福,太公须遇文猩。

安乐窝中好打乖,打乖年纪合挨排。重寒盛暑多闭户,轻暖初凉时出街。风月煎催亲笔砚,莺花引惹傍樽罍。问君何故能如此,祗被才能养不才。

官舍临江口,滩声入惯闻。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送客频张酒,迎宾久倚辕。何曾薄西邸,不忍□□□。宦拙从渠巧,甥荣觉舅尊。福唐遗父老,应看□□□。

松桂操行,莺花文才。江山气度,风月情怀。借尔面貌,假尔形骸。弄丸馀暇,闲往闲来。

郡人元未识,新太守、定何如。待说向诸贤,西桥人物,个个清_。相将下车许久,但凝香之乐一些无。残漏几筹视事,浓油一盏观书。旁人徒见两轮朱。玉色未尝腴。有无穷阴骘,三农衣食,万衲钟鱼。尔侬迎新送旧,似君侯、清约更谁欤。欲举一杯寿酒,却愁破费兵厨。

腊尾春头半月期,寒欺人日雪销迟。才升晴旭扶桑树,便拂东风细柳枝。和气满城真可掬,丰年击壤已先知。侏儒温饱皇天赐,行续中和乐职诗。

简斋诗老不重生,流月无声句绝清。好个杏花疏影里,秋空吹笛到天明。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用武不虞,谁能去兵。师出以律,动必有名。折彼遐术,布昭圣武。和众安民,时惟多助。

巷南秋雨过君家,独掩闲门几日斜。无那别来偏皎月,即看归到负黄花。春江在眼新安郭,暮雪惊心梁苑沙。欲去念君仍未决,穷愁相见莫相嗟。

心火成灰不复然,故园笑别十三年。晚凉退食无余事,坐与儿曹挽纸鸢。

天行明月地行水,水月相去八万里。天公大力谁能移,月在水中天作底。我心与月明作两,真月本在青天上。虽云佛说我别说,恐入众生颠倒想。少城城隈佛宫阙,客娥水月僧饶舌。三峡水寒梅花时,起予对月赓此诗。

寄尔太冲招隐篇,归来不用买山钱。青云绕屋树如盖,红雾隔堤花满川。既有向时潜子兴,不妨今日米家船。老夫湖海亦觉倦,也欲枕书林下眠。

高牙风峭戟枝寒,杏蕊新香春未阑。却忆韦家花树会,关城初向一瓶看。

记得秋风此削瓜,偶遗子亦自成花。生生造化无终极,但有根芽未可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