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砚滴

铸出爬沙状,儿童竞抚摩。
背如千岁者,腹柰一轮何。
器蛟瓶罂小,功于几砚多。
所盛涓滴水,后世赖馀波。

作品评述

《蟾蜍砚滴》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铸出爬沙状,
儿童竞抚摩。
背如千岁者,
腹柰一轮何。
器蛟瓶罂小,
功于几砚多。
所盛涓滴水,
后世赖馀波。

诗词的中文译文:
用铁铸成蟾蜍的形状,
孩童们争相抚摩它。
背部看似千年古物,
腹部却只有一个圆环。
蟾蜍砚器如小蛟龙,
它的作用取决于几块砚石。
它所容纳的涓滴水,
将流传到后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砚台的形状和用途。诗中的蟾蜍砚器形状独特,背部看起来像是经历了千年岁月,而腹部只有一个圆环。孩童们兴致勃勃地触摸着这个砚台,体验着它带来的神奇之处。

蟾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祥瑞的象征,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寓意。这首诗通过描绘蟾蜍砚器的形象,将其与传统文化的符号相结合,寓意着对长寿和吉祥的追求。

诗人提到了蟾蜍砚器的背部和腹部的差异,暗示了它的不同用途。背部被形容为千年古物,可能是指它的历史悠久,象征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底蕴。而腹部只有一个圆环,可能代表着它作为砚台的容器,引发了读者对于这个砚台功能的思考。

诗词最后一句提到了蟾蜍砚器所盛的涓滴水,称之为后世赖余波。这句话意味着这滴水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当下,而是能够流传到后世,并带来影响和启示。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蟾蜍砚器的形象和作用,通过对形状和用途的描绘,寄托了对长寿和吉祥的向往,并表达了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影响力的延续。它通过对日常物品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悟,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吉祥和传统价值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弱骨千丝结,轻球万锦装。采云笼月魄,宝气绕星芒。檀点红娇小,梅妆粉细香。等闲三夕看,消费一年忙!

斯人不可见,千古怀清风。犹想鸾凤姿,翛然山水中。空祠遗像俨,过者为肃恭。同时富贵人,泯灭知何穷。公昔得所遇,慨然屡输忠。一伤巧舌刀,泯默类瘖聋。出处竟无祸,卷舒讵知踪。被获空叹麟,不制方为龙。

何年话尊宿,瞻礼此堂中。入郭非无路,归林自学空。溅瓶云峤水,逆磬雪川风。时说南庐事,知师用意同。

初开犹见蔕和心,今日来看花满林。日照一团都是雪,更无红蜡与黄金。

浓阴柳色罩窗纱,风送炉烟一缕斜。庭草黄昏随意绿,子规啼上木兰花。

吴王爱重为游从,岁岁添栽后苑中。家国旋亡台榭毁,数株临水尚牵风。

莫辞数数醉东楼,除醉无因破得愁。唯有绿樽红烛下,暂时不似在忠州。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养成花魄是轻阴,风露凄凄已满林。到底难磨秋富贵,一庭香粟万黄金。

羽雨洗空碧,晚清人倚楼。稻花千顷浪,枫叶一帘秋。远岸明残日,孤村认小舟。溪山如爱我,相见亦回头。

问讯柳溪,溪上柳容,胡为带埃。叹阳春陡变,孰为披拂,赏音难遇,谁与徘徊。好在湖山,吾容不辱,寄径垂条岂偶哉。休摇荡,且深根宁极,免俗人猜。何妨傍竹依梅。待青眼春回一笑开。尽攀丝弄叶,效颦施黛,笼鞯拂帽,藉荫传杯。未碍飞绵,一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天难问,

江上秋花无数生,红红白白照江明。当年茂苑看曾厌,今日荒村望急惊。泣雨羁臣愁去阙。歌风艳女惜倾城。萧条欲别那拼得,移向东篱配菊英。

昔别容如玉,今来鬓若丝。泪痕应共见,肠断阿谁知。

行过邮亭日未西,遮留父老杂童儿。寄言我自无遗爱,底事潸然出涕洟。

诸将时时送捷书,未知西事近何如。剑关昔有豺狼守,焦获今无玁狁居。全盛海棠多剪伐,久枯庙柏再扶疏。汉家似欠相如檄,岂特殊廷要扫除。

冷暖旧雨今雨,是非一波万波。壁下禅枯达磨,室中病著维摩。

九月江南烟雨里。客枕凄凉,到晓浑无寐。起上小楼观海气。昏昏半约渔樵市。断雁西边家万里。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剑在床头书在几。未甘分付黄花泪。

榴花昔染猩猩血,檐卜丛中今斗新。何事司花与纯素,不同妖艳污天真。

物外神仙窟,巾车为小停。一泓寒玉境,四面翠微屏。清境诗无尽,红尘眼顿醒。我来谋此住,把酒问山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