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安乐山

苔迳傍岩斜,林间是道家。
夜潭鱼戏月,春地鹿眠花。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苔迳傍岩斜,林间是道家。
夜潭鱼戏月,春地鹿眠花。

诗意:
《游安乐山》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将自然景致与动物行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愉悦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安乐山的景色,展示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共生。诗中提到了苔迳傍岩斜,林间的道家。苔迳代表了山林中弥漫的宁静与温馨,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祥和的环境中。而林间的道家则代表了隐居的人们,他们追求一种简朴的生活,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夜晚的潭水上,鱼儿嬉戏着与皎洁的月亮相互辉映,表现出山水的宁静与美丽。在春天的大地上,鹿儿躺在盛开的花朵之中安然入睡,这一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宁静祥和的氛围。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中的美好和宁静的向往,表达了对安乐山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宋代人们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追求心灵的平静与慰藉的追求。

诗词推荐

江源南去永,野渡暂维梢。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雪晴山脊见,沙浅浪痕交。自笑无媒者,逢人作解嘲。

飞云当日未停骖,巷在秦淮水以南。可笑异闻唐小说,余风犹袭晋清谈。

蔼蔼花絮乱,纷纷蜂蝶多。今年春复尔,不饮奈愁何。

岂是幽人眼,从来可惯山。有时才得见,觅句不曾閒。野日光尤暖,溪梅信尚悭。饭余行便去,休待暮云还。

圣化调新瑟,仁师慰望霓。方还直全璧,旋复禹玄圭。声教恢邹鲁,威灵畅女鞮。浯碑堪恨处,圣寿不天齐。

大片向空舞,出门肌骨寒。路岐平即易,沟壑满应难。兔穴归时失,禽枝宿处干。豪家宁肯厌,五月画图看。

能怀天下心,肯了人间事。岂止求于今,求古亦未易。

重来游仙都,止欲访独峰。宁知一峰外,佳境无终穷。何处颍川子,镜岩便相逢。约我游白岩,轻舟借溪翁。齐余寻宿诺,秋霁波溶溶。清澈见石底,鑱刻惊神工。昨登初暘谷,但见石嵌空。兹浮悬崖下,万石森巃嵸。上有胜绝地,古语留郭公。鬼神谨呵护,雷霆扫尘踪。换船到白岩,修篁

两本新图宝墨香,樽前独唱小秦王。为君翻作归来引,不学阳关空断肠。

城里今年热异常,出城肃寺未全凉。发毛吹尽人间暑,除是芙蕖十里香。

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北归为儿子,破戒堪一笑。披云见天眼,回首失海潦。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大儿牧众稚,四岁守孤峤。次子病学医,三折乃粗晓。小儿耕且养,得暇为书绕。我亦困诗酒,去道愈茫渺。纷纷何时定,所至皆可老。莫学柳仪曹,诗书教氓獠。亦莫事登陟,溪山

冠盖尘沙得我憎,脱巾聊喜发鬅鬙。素娥东涌行空阔,清吹南来扫郁蒸。团扇正闲看破墨,矮床欹卧怯文藤。扁舟归去应尤乐,莫羡金盘赐苑冰。

冻云留云消较迟,乾风飕飕时一吹。原野惨淡看不宜,饥乌愁绝噤寒鸱。饱死帐下羊羔儿,灞桥寂历久无诗。谁欤凝香清梦回,玉山半侧瘦藤支。意行仿佛鹤氅披,画堂五丈閒朱旗。胡床冷月浸元规,膝上素弦呵手挥。木声正与丝声比,避君三舍高渐离。忽然曲终雪满衣,洞庭水涌鱼龙知。

移棹出横塘,悠然见上方。天从湖尾缩,山带树容苍。客病消茶碗,禅心醒石床。翻怜台畔草,尽作苾刍香。

岭表归来饭不足,负郭有田金未赎。何当卖剑成此谋,耕遍雨余春雨绿。

高冈微雨后,木脱草堂新。惟有疏慵者,来看淡薄人。竹牙生碍路,松子落敲巾。粗得玄中趣,当期宿话频。

苍苍昊穹,覆临下土。钦惟几事,民所依怙。爰竭精虔,礼典斯举。甘泽以时,介我稷黍。

安宅旷弗居,浪自分彼己。傥由恕门归,天下一人耳。

月射冷光新殿宇,风敲清韵古杉松。问师宝额因何立,笑指横溪有卧龙。

风幌凉生白袷衣,星榆才乱绛河低。月明休近相思树,恐有韩凭一处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