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引蝗虫到洛京,合消郡守远相迎。
(归洛寄尹张从恩,时蝗适至)
到此今经三纪春。
(《洛阳》,并见《纪闻》)

作品评述

《句》是唐代诗人杨凝式的一首诗。诗意描绘了押送蝗虫到洛京,并且省级官员远道而来迎接的情景。

这首诗的具体中文译文为:
押引蝗虫到洛京,
合消郡守远相迎。
到此今经三纪春。
(《洛阳》,并见《纪闻》)

这首诗的诗意较为简练明了。它以押送蝗虫到洛京为背景,描绘了洛阳郡守远途而来迎接的情景。蝗虫的到来,标志着春天的来临。诗中的“三纪春”一词表示已经经历了三个春天,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这首诗的赏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简练明了的表达:诗歌的表达方式简约明了,以简短的句子勾勒出了整个情景,给人以直接而清晰的感受。
2. 自然景物与人事交融:诗中将自然景物(蝗虫)与人类活动(洛京的迎接)巧妙结合,形成了一个具有生动感的场景。
3. 时间感的表达:通过“三纪春”这个词语,诗人对时间的悄然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进行了弦外之音的表达,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总体而言,这首诗传递出对自然与人事的交融的感受,同时也透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思索。它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生动而富有意味的画面,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诗词推荐

此日与君别,重逢未有期。衰年行欲尽,近事或难知。浩荡风云会,萧条草木悲。三吴多俊杰,试与问安危。

感伤

春旱时闻孽火然,邢山龙老不安眠。麦生三寸未覆垅,雨过一犁初及泉。深愧贫民饥欲死,可怜肉食坐称贤。南斋遗老知尤幸,汤饼黄齑又一年。

感伤

西峰掩映东峰明,倏忽起灭令人惊。九野雨足龙上征,六月正乃会琀珩。雷电断绝风来轻,鼓倡鼙和铃箫笙。虹霓舒旆云摇旌,万龙夭矫宿峥嵘。天门大开仙子迎,不比它邦时雨行。中天有洞遗珠缨,我昔酌泉探幽清。尚疑不然今信诚,安得问讯骖骑鲸。脱去禁令朝玉京,相羊容与俯四瀛。

感伤

异时随举孝廉郎,旗盖相承据一方。肠绕阊门祥已定,将军毕竟是吴王。

感伤

全人未可一偏论,盛德真堪百代尊。房魏其逢犹愧礼,荀陈之道不知文。我朝正有二三老,地位向妨八九分。近日后生谈理学,直将闻百掩前闻。

感伤

。行到江南知是梦,雪压渔船。盘礴古梅边。也信前缘。鹅黄雪白又醒然。一事最奇君听取。明日新年。晋仙宋南渡来名士,一号方泉老人,此词鲜于困学每爱书之。百年后,方外士张雨追和一章,以为笑乐,惜困学公不能为我赏音抛下杖头钱。取次高眠。玉梅金缕孟家蝉。说着钱塘都似梦

感伤

锺山乍住,百事随宜。无可不可,左之右之。些子不通方处,料想诸人未知。

感伤

春院绣帘垂__,一天风月横陈。慈亲初度纪嘉名。每从歌舞地,犹记杰魁人。大句忽随乌鹊至,恍如前岁逢春。只祈岁岁及兹辰。天风吹宝唾,华彩动文星。

感伤

扁舟斜缆白沙丘,欲行未发小踟躇。吾家子云来得得,为携碧酒买白鱼。谊风多年冷似铁,非公其谁主风月。尊前醉倒定不嗔,同来多半个中人。

感伤

朔风动地来,吹起沙上声。闺中有边思,玉箸此时横。莫怕儿女恨,主人烹不鸣。

感伤

春初携手春深散,无日花间不醉狂。别后何人堪共醉,犹残十日好风光。

感伤

木落江南感未平。雨萧萧、衰鬓到今。甚处是长安路,水连空、山锁暮云。老人对酒今如此,一番新、残梦暗惊。又是洒黄花泪,问明年、此会怎生。

感伤

平生山水兴,今夜宿东林。落日楼殿影,西风钟梵音。云横山阁迥,雨过虎溪深。脚力犹堪在,他年当重寻。

感伤

江南有奇士,英誉早飞腾。未见心先契,相从气倍增。时烦问字酒,屡共读书灯。下榻延徐孺,同舟得李膺。百年期永好,一旦失良朋。稚子初何取,龙门亦许登。流光疾於鸟,旧社冷如冰。欲作千言诔,衰迟愧未能。

感伤

千里逋亡蒲柳身,泪痕长短送残春。望惟书问平安到,乐在儿童读诵声。桑海恩深变未得,龙蛇躁甚起何因。即看廊庙申威令,为问勤王有几人。

感伤

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皆言侍跸横汾宴,暂似乘槎天汉游。

感伤

回忆灵根六十年,秋深恨不见芳鲜。兹从淮上来千里,非比人间聚八仙。曾有画图称小异,谅应后土爱孤妍。或言天杖诚虚语,荣悴中分亦偶然。

感伤

推不进前,约不退进。临济白拈,未是好手。南山不惜两茎眉,玉筯空将撑虎口。

感伤

孤竹低回首阳下,许由偃蹇箕山巅。谢君雅有林泉趣,种得江梅如二贤。南州腊月温和早,赖有冰花除热恼。鳞差百树夹径明,似过山阴雪中道。

感伤

不瞻犀柄动经旬,忽报巾车独辗春。曾作天津歌酒伴,此间谁是识花人。

感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