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感事兼怀升庵

陈编历历复悠悠,蕉萃荣华一转头。
秦客已游黄犬市,齐奴还起绿珠楼。
君从海上寻方朔,我向山中觅许由。
好学四禅同结夏,不须《九辩》独悲秋。

作品评述

《幽居感事兼怀升庵》是明代诗人张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编年纪事描绘清晰,历史沧桑复又悠长。
曾到黄犬市游历的秦国客,
齐国奴隶回到绿珠楼旁。
你去海上寻找方朔的足迹,
我到山中寻觅许由的踪藏。
我们都热爱学问,一同拜访夏禅师,
不需要《九辩》这本书,也能独自悲叹秋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幽居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在描述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经历时,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他提到了秦国客和齐国奴,揭示了社会地位的不同和人生的曲折。然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和某人(也许是朋友)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他们都向着不同的方向追求知识,但都能在思考中感受到秋天的忧伤。

赏析:
《幽居感事兼怀升庵》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体验。通过对秦国客、齐国奴的描写,作者展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生的曲折,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矛盾。这种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使诗词具有普遍的意义,引发读者对自身处境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中的海上寻方朔、山中觅许由,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无论是在海上还是山中,作者和某人都在不同的地方寻求真理和智慧。这种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显示了作者对知识的珍视和对人类智慧的推崇。

最后两句“好学四禅同结夏,不须《九辩》独悲秋”表达了对学问的向往和对秋天的忧伤。作者和某人一同拜访夏禅师,结交学问上的朋友,他们不需要《九辩》这本书,也能独自感叹秋天的凄凉和无常。这种对知识和情感的交织,使得诗词充满了思考和情感的力量。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和学问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东风雪风度清淮,淮边野梅撩乱开。想君此时驻征骑,题诗折花思悠哉。缄封千里到此地,桃杏芳意都未回。岭头奇艳忽照眼,不待驿使传枝来。清香满把愧佳赠,欲赋民敢空衔杯。

旧岩终副却归期,岩下有人应识师。目睹婴孩成老叟,手栽松柏有枯枝。前山低校无多地,东海浅于初去时。若把古今相比类,姓丁仙鹤亦如斯。

满贮雕盘可镇帷,论花压尽剑东西。岂惟鼻观遭渠恼,邻舍闻香亦骇鸡。

用之索句苦,字字严以清。嚼之有永味,悠然寄深情。去年作一诗,如听湘乐乐。声翻楚客思,曲罢游鱼宽。今年作一诗,如看湘去去。冲风结回波,澹霭凝远暮。君诗靳不作,作则千夫开。情自屈贾出,声自黄陈来。

猎师纷纷走榛莽,女亦相随把弓矢。南北东西尽杀心,断烧残云在围里。鹘拂荒田兔成血,竿打黄茅雉惊起。伤嗟个辈亦是人,一生将此关身己。我闻天地之大德曰生,又闻万事皆天意,何遣此人又如此。犹更愿天公一丈雪,深山麋鹿尽冻死。

目为诗客不胜惭,唤作园翁定自堪。抱甕荷锄非鄙事,栽花移竹似清谈。野人只识羹芹美,相国安知食笋甘。晚觉齐民书最要,惜无幽士肯同参。

一尘不立所依亡,脱体灵胆自放光。巨闢三玄三要语,接人无力下禅床。

父子名相继,如君又出奇。乾坤钟秀气,湖海诵新诗。放鹤春风远,横琴夜月迟。未应随大隐,闲过圣明时。

戊午九月十,汹汹群寇生。疋枹与赤水,参会童石氓。烹牛饫凶竖,剚人谄妖灵。长驱无龃龉,四境腾沸羹。野庐竞趋察,廛市争奔城。啼号震暮夜,阴气昏冥冥。携持半箱筥,扛舁及翁罂。鸡豕头骈阗,肋息惊吞声。宇内同一胞,何事起搀枪。据险恶氛聚,血牙余种狞。原岭迤巢穴,习头

春水初收露浅沙,野人相见问年华。芒鞋竹杖前村路,烟树深深叫乳鸦。

饥餐不愿粱,渴饮不辞鲁。我老乞吾身,无才固其所。岂有经世人,而当话高举。朝为一日留,暮有一日补。若令久其事,所补可胜数。周邦有尤嫠,漆室有啸女。况居星月位,欲蹈烟霞侣。方今政和平,群彦日藻斧。稍稍起蒿莱,纷纷闯门户。何嫌管萧材,从事参井土。军方徯喉命,民以

□岩峭□色斓斑,云叶烟萝□□□鬟。疑有仙琚时会集,唾珠霏屑落人间。

南枝斜插古军持,瘦影参差落砚池。莫道人家窗户暖,等閒忘却陇头时。

烟雨晚晴天,零落花无语。难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琴韵对薰风,有恨和情抚。肠断断弦频,泪滴黄金缕。

万花开遍郑花明,风堕纖纖萼频□。小白挼香传七里,繁英筛雪饯三春。无言甘作凌波弟,有意端凝老子身。叶染嫩黄成色易,苔阶积糁总归尘。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共醉百斛酒,千金一笑倾。寄情桃叶渡,吊古石头城。战守筹雄地,更番出戍兵。瓮天留不住,图略遂西征。

野黑鸡声颤,林深燐火明。

惟山有镇,雄于其方。东孰为雄,于沂之疆。祀事有时,爰举旧章。我望匪遥,蔗几燕乡。

马度严关口,生归喜复嗟。天文离卷舌,人影背含沙。江势一雨曲,梅梢三四花。登高休问路,云下是吾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