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送张都事子敬秩满北归 天下同文

朱弦三叹。
宝瑟凝尘满。
更奈芙蓉秋思晚。
湘浦离歌欲断。
往年尊俎风流。
忆君送客江楼。
此日江缕送客,忘怀赖有沙鸥。

作品评述

诗词:《清平乐 送张都事子敬秩满北归 天下同文》
朝代:元代
作者:卢挚

中文译文:
朱弦三叹。宝瑟凝尘满。
更奈芙蓉秋思晚。
湘浦离歌欲断。
往年尊俎风流。
忆君送客江楼。
此日江缕送客,忘怀赖有沙鸥。

诗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卢挚的作品,题目是《清平乐 送张都事子敬秩满北归 天下同文》。诗人以朱弦、宝瑟、芙蓉、湘浦等描绘了离别之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子敬秩满北归的送别之情,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离别之情和怀念之情。诗人使用了一系列意象来描绘离别的苦楚和思念的深沉。

首先是朱弦三叹,朱弦指的是古代的弦乐器,这里用来象征友情之音被离别所打断。接着是宝瑟凝尘满,宝瑟是古代的一种七弦琴,凝尘满表示它被长时间不用而积满了尘土,这里用来象征心中的思绪沉淀和积压。

诗中还出现了芙蓉和秋思,芙蓉是一种美丽的花朵,秋思则表示秋天的思念之情。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离别的寂寥。

湘浦离歌欲断表达了在湘江之滨离别的歌声即将中断,情感激荡的场景。往年尊俎风流,回忆起过去的酒宴和友人的风采,增加了对友情的怀念。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在江楼上送别友人的情景,江缕指的是江水的纹理,表示送别之际的离愁别绪。诗人忘怀赖有沙鸥,表示在离别之际有沙鸥陪伴,给予了一些安慰。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和表达对友情的思念,抒发了诗人深沉而真挚的感情,展示了离别之时的忧伤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卢挚的作品

  卢挚有《疏斋集》、《疏斋后集》,今皆佚。诗、文散见于《元诗选》、《天下同文集》等集中。其散曲作品见录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等集中。据《全元散曲》所辑,今存小令120首左右。

卢挚的艺术风格

  卢挚的散曲作品以“怀古”题材为多,如《洛阳怀古》、《夷门怀古》、《吴门怀古》等等。作者登临凭吊,往往吐露对于时势兴衰的感慨,调子比较低沉。他虽然身为显宦,却有不少向往闲适的隐居生活、以及描写质朴自然的田园风光的作品,如〔双调·蟾宫曲〕《田家》,描写了盛夏农村“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的景象,语言本色,意致自然。

  他的散曲风格明丽自然,贯云石说:“疏斋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阳春白雪序》)这大致概括了卢挚作品的艺术风格,如〔沉醉东风〕《秋景》、〔湘妃怨〕《西湖》等都体现了这种特色。他的写恋情的作品蕴藉委婉而又不失明晓自然。如〔落梅风〕《别朱帘秀》,吸收了民歌的白描手法,感情深挚。

卢挚的生平

家门寒微

  陆贽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相传出生在苏州嘉兴城内甜水井(今嘉兴市区斜西街东首)。陆氏自东汉末即为江南望族,陆贽出生时家门已衰落。父陆侃曾任溧阳县令,早逝,贽受母教成长。

德宗内相

  大历六年(771年),陆贽中进士,又应博学鸿词得高第,授华州郑县尉,后免职回乡。寿州刺史张镒名望很高,陆贽去参见,交谈了三天,张镒认为他是奇才,请与他结为忘年交。告辞时,张镒赠钱百万,说“:请作为母亲大人一日的费用。”陆贽不肯接,只收了一串茶叶,说:“斗胆不收您赠送的厚礼。”他凭文牍判词写得出类拔萃,补任渭南县主簿(《新唐书》作渭南县尉,后迁任监察御史。
唐德宗即位后,派黜陟使庾何等十一人巡视天下。陆贽游说使者,请求用“五术”察看风俗民情,“八计”考察地方官政绩,“三科”选拔才智出众的人才,“四赋”管理财政“,六德”安定疲困的人,“五要”精减官员。唐德宗为太子时就听说过陆贽的名声,此时任命他为翰林学士。

  当时藩镇跋扈,朝政紊乱,叛军陷长安,军阀朱泚僭称帝,陆贽随德宗避乱奉天,转为考功郎中。李怀光叛乱,又扈从德宗逃往梁州,转谏议大夫。长安收复后,还东京转任中书舍人。自任翰林学士后,即参赞机要,负责起草文诏,甚得朝廷倚重,号称“内相”。时当危难之际,朝政千头万绪,大量诏书均由陆贽起草,他疾笔如飞,凡所论列,无不曲尽情理。

  陆贽供职翰林院,受到德宗的亲近信任。在艰难的日子里,虽然有宰相,但是无论大事小事,德宗一定要与陆贽商量,所以当时人们把他叫做内宰相。德宗无论到哪里去,也一定要有陆贽伴随。由于梁州、洋州道路险恶难行,德宗曾经与陆贽失散。过了一夜,陆贽还没有到来,德宗担惊发愁流眼泪,征召能够找到陆贽的人,赏赐一千金。过了许久,陆贽才到,德宗非常高兴,太子以下的人们都来祝贺。然而,陆贽常常直言谏诤,有违德宗的意旨。卢杞虽被贬官,但德宗内心中还是庇护他。陆贽极力陈诉卢杞的邪恶导致了变乱,德宗虽然表面上同意,心中却很不高兴。所以,刘从一、姜公辅都从低的职位进用为宰相,陆贽得到德宗的恩宠和知遇虽然隆盛,却没有出任宰相。回到京城后,只任中书舍人。母亲韦氏仍然在江东,德宗皇帝派宦官接她回京城。不久陆贽因守母丧,解除了官职,寄住在东都洛阳。各方面赠送的礼物一概不收,只有韦皋是贫贱时的故交,事先通报,说所送的礼物是皇帝命令他收的,他才收下。

贞刚律己

  德宗又命宦官把陆贽父亲的灵柩从嘉兴护送到洛阳安葬。守丧期满后,陆贽以权知兵部侍郎职务召回,又任翰林学士。陆贽入朝谢恩时,拜伏在地抽泣,德宗也感动地站起身来,改换容仪抚慰他。爱重礼遇更加优厚,天下的人认为他能当宰相。但窦参对他一向心怀不满,嫉妒他。陆贽也多次向德宗报告窦参的罪过。

  贞元七年(791年),罢翰林学士职,拜兵部侍郎,知贡举。

  贞元八年(792年),窦参被免,陆贽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出任宰相。

  陆贽执政期间,公忠体国,励精图治,具有远见卓识。在当时社会矛盾深化,唐王朝面临崩溃的形势下,他指陈时弊,筹划大计,为朝廷出了许多善策。他对德宗忠言极谏,建议皇帝了解下情,广开言路,纳言改过,轻徭薄赋,任贤黜恶,储粮备边,消弭战争。这些建议有些为德宗采纳,化为实际政策。特别是在藩镇叛乱举国动摇的情势下,规劝德宗下诏罪己,为德宗起草了诚挚动人的诏书并颁行天下,前线将士为之感动,有的听到后痛哭,叛乱者上表谢罪。由于他善于预见,措施得宜,力挽危局,唐王朝摇摇欲坠的局面得以转危为安。陆贽秉性贞刚,严于律己,自许“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以天下为己任,敢于矫正人君的过失,揭露奸佞误国的罪恶。他认为立国要以民为本,对“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的尖锐对比,深为愤慨,同情人民的悲惨生活。他力劝德宗爱人节用,轻徭薄赋,反对横征暴敛,主张使“一代黔黎,跻富寿之域”。

受诬被免

  陆贽为相期间,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以谄佞德宗信用,“天下嫉之如仇”。陆贽仗义执言,多次上书参奏裴延龄的罪行。德宗不高兴,于贞元十年(794年)罢陆贽为太子宾客。

  陆贽本来谨慎小心,一向不与宾客交往。裴延龄猜到德宗对陆贽薄情,趁机进谗言,百般污蔑他,德宗发怒,想杀掉陆贽,多亏阳城等人一同上奏章替陆贽分辩,才免死降为忠州(今重庆忠县)别驾。后来德宗又渐渐思念他,恰逢薛延任忠州刺史,传达德宗慰劳的旨意。韦皋多次上奏章请求让陆贽代领剑南节度使,德宗还记恨他,不肯授任。

  陆贽谪居僻地,仍心念黎民,因当地气候恶劣,疾疫流行,遂编录《陆氏集验方》50卷,供人们治病使用。

卒于贬所

  唐顺宗即位后,下诏召还陆贽,诏书还没有到达贬所而陆贽已逝,享年五十二岁,获赠兵部尚书,谥号宣。后从祀孔庙西庑四十七位。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陆贽与历代功臣四十人从祀历代帝王庙。

诗词推荐

弧矢开祥,喜从此、旬兼九日。新岁改、椒盘献颂,齐头七十。渐入唐人诸老画,可追洛社耆英集。有陶潜、三径健吟哦,贫而适。摘仙桂,探蟾窟。敛洪藻,归麟笔。总古先传记,讥评得失。不朽芬芳垂简册,浮荣土苴轻簪笏。看年如、卫武粲成章,诗传抑。

清平乐

河图一画人文现,书画已在羲皇时。鸟迹科斗又继作,象形取义日以孳。肖形求贤在商世,书画从兹分两歧。秦汉画工可指数,笔迹已远不可追。顾陆张吴后先出,六法尽得夸神奇。山水金碧到二李,水墨高古归王维。荆关一律名孔著,忠恕北面称吾师。后苑副使说董子,用墨浓古皴麻皮。

清平乐

暗浪冲舟鼞鞈声,夷陵城下正三更。十分倾酒禁风力,一点无云祟月明。久坐不知衣露湿,浩歌时有水禽惊。诗成莫驾长鲸去,自是虚皇白玉京。

清平乐

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吾年幸当此,且与白云期。

清平乐

嫩寒天,金气雨,揽断一秋事。仝样霏微,还作小晴意。世间万宝都成,些儿无欠,只待与、黄花为地。好招致。对此郁郁葱葱,新_未成醉。翻手为云,造物等儿戏。也知富贵来时,一班呈露,便做出人中祥瑞。

清平乐

苍苍老石守寒丛,雪洒林鸠美睡中。鹑傍陈根饥更啄,雀栖高◇瞑愁风。

清平乐

兵厨酿酒宅连池,为郡优悠每自知。铃下文移归幕府,案前颐指走签师。农桑课罢聊行乐,朱墨间来好序棋。饱食将何报丰禄,歌时惟咏阜财诗。

清平乐

永叔爱清颍,明仲乐阳羡。投老获所归,为计亦良便。何如强健时,从官山水县。升虚得吉卜,怳若地祗荐。曾侯卿相种,才业固邦彦。而况盛德后,世祀乃天眷。式古吾畏友,被命按邮传。来归自濠梁,访我出诗卷。为言有华宗,畴昔无半百。相逢遂相喜,笑语至舞抃。其家负家山,山水

清平乐

负固骄阳不忍回,执迷凉意误惊猜。倾盆雨势疑飞瀑,揭地风声帮迅雷。阶下决明添意气,庭前甘菊胜胚胎。可怜岁事今如此,麦垅蔬畦尚可培。

清平乐

算当年紫府,乘兴霓车,世间游戏。符节功名,谩略儿小试。自挂衣冠,旋栽松菊,占水云佳致。九人年高,重重恩渥,丝纶光贲。十里西湖,九霞仙酿,举劝吾翁,诞辰一醉。窦氏阴功,筹彭笺久视。啸傲壶中,燕超尘外,此乐谁能继。庭砌年年,斑斓□济,朱颜见喜。

清平乐

春早城东连骑来,雨中延眺北山隈。气衔远岫朝初合,阴结重林昼未开。融雪并沾驰道柳,和风争落寝园梅。雕窗不闭朱帘卷,坐待晴光陌上回。

清平乐

古者贝为货,庶物赖以通;後世贵铜臭,退处书几中。楮生借光辉,文字传亡穷。言利古所羞,孰谓汝不逢?

清平乐

离别那逢秋气悲,东林更作上方期。共知客路浮云外,暂爱僧房坠叶时。长江九派人归少,寒岭千重雁度迟。借问浔阳在何处,每看潮落一相思。

清平乐

吾爱道交论,为高贵世名。昔称柴桑令,今闻豆卢生。彼生清淮气,独钟文中彩。近作公宴诗,如逢何柳在。吾用古人耳,采君四坐珍。贤士胜朝晖,温温无冬春。朝晖烁我肌,贤士清我神。微尔与云鹄,幽怀何由申。别来秋风至,独坐楚山碧。高月当清冥,禅心正寂历。增波徒相骇,人远

清平乐

殊乡会面时,辛苦两情知。有志年空过,无媒命共奇。吟馀春漏急,语旧酒巡迟。天爵如堪倚,休惊鬓上丝。

清平乐

吾家歙石锋芒出,不但挫墨亦挫笔。老懒作事苦不多,一笔才供两三日。近知沈子艺希有,洗择圆齐易入手。不论兔颖与羊毛,染墨试之能耐久。礼乐三千成昨梦。秃笔何止十八瓮。长枪大剑正当时,毛锥子者直安用。金渊万家籍百儒,学书用笔人岂无。管城欲重连城价,请攜椽笔游江湖。

清平乐

西归累岁却朝天,添得囊中六百篇。垂连城三倍价,夜光明月十分圆。竞夸凤沼诗仙样,当有鸡林买客傅。我似岑参与高适,姓名得入少陵编。

清平乐

晚来天宇阴,便有如许凉。衣襟不作苦,灯火耿寒光。青编如故人,入眼兴未央。忆昔炎歊日,蒸郁如扬汤。百事懒不支,何暇考短长。念此深自喜,拂窗净琴张。老来纵眵昏,闭目自焚香。心清神亦正,圣贤俨在傍。此意勿轻语,此景吾弗忘。

清平乐

空对烂银盘。

清平乐

凤麟胶尽夜如何,共叹先生剑解多。几度吊来唯白鹤,此时乘去必青骡。图中含景随残照,琴里流泉寄逝波。惆怅真灵又空返,玉书谁授紫微歌。

清平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