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弹风入松阕赠杨补阙

商风入我弦,夜竹深有露。
弦悲与林寂,清景不可度。
寥落幽居心,飕飗青松树。
松风吹草白,溪水寒日暮。
声意去复还,九变待一顾。
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

作品评述

《听弹风入松阕赠杨补阙》是唐代王昌龄的一首诗,意境丰富,抒发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赞美和思考。

诗中描绘了商风吹过诗人的琴弦,夜晚的竹林中有蒙蒙细雨。琴弦悲鸣,林间寂静,清朗的景色无法完全描绘。诗人孤独居住在幽静的地方,心境空灵,青松树随着风声嘶鸣。松风吹起翠绿的草地,溪水在寒冷的夕阳下闪闪发光。而声音和思绪似乎离去又回来,多变的想法等待一个注视。空山中有山谷飞雪,只有独自站立时,君子才可以领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商风吹在我的琴弦上,夜晚的竹林中有浓露。
琴弦悲伤,林中寂静,清晨的景色无法形容。
孤独地居住在幽静的地方,心境高远,青松树在风中呼啸。
松风吹起草地的白色,溪水在寒冷的夕阳下。
声音和思绪离去又回来,九变等待一次想法。
空山中有雨雪,只有独自站立时,君子才能看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琴弦、竹林、松树、溪水等自然景物为托词,通过以情景交融的形象描绘,抒发了诗人淡泊名利,净化心灵的意境。诗人把自然景物与个人的心灵体验相结合,展现了自然和人性相互映衬、共呼吸的气息。

诗中的琴弦和竹林、松树、溪水等自然元素形成了共鸣和对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诗人的心境静谧而高远,他的思绪像声音一样飞散而又回归,象征着人的情感和思绪在自然的影响下变化无常,不断寻求安定和得到悟。整首诗以音乐和自然为基础,隐喻着人生的变化和追求,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沉思考和对自然的顺应。

总结起来,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体心灵的感受,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人王昌龄以独特的视角和独立思考的境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领悟。此诗以平淡的笔触、含蓄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具有浓重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涣之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都门飞羽书,冰雪走胡骑。只见塞云愁,那知塞垣事。

风入松

河沙如来同共证,光光相彻无余剩。各申右手摩其顶,龙天万亿咸归命。

风入松

浊醪能使客忘家,屈指归期已有涯。鱼化昨宵惊细雨,鹿鸣他日饮寒花。已谙江上肴蔬薄,莫笑衙前鼓笛哗。太守况兼乡曲旧,会须投辖止行车。

风入松

南宫水火吾须济,北阙夫妻我自媒。洞里龙儿娇郁律,山前童子喜徘徊。

风入松

在负在娵觜,羲双正东陆。羽书西边来,胡骑报南牧。仓茫星火急,飘忽风雨速。凭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留。一越摩云险,已汙岩岷俗。再度峰贴隘,重为武阶毒。胡儿忽令名,见谓鞑靼属。或疑女真诈,颇讶叠州族。衣毛不知帛,饮酪非茹粟。劲弓骨为面,健马铁裹足。驾言取金夏,其锋

风入松

梦期疏,书约误。肠断夜窗风雨。灯晕冷,漏声遥。酒消愁未消。想天涯,芳草碧。人与芳春俱客。凭杜宇,向江城。好啼三两声。

风入松

遗却珊瑚鞭,白马骄不行。章台折杨柳,春日路傍情。

风入松

我欲长生梦,无心解伤别。千里万里心,只似眼前月。

风入松

凌霜冒雪报花期,大小群芳例是儿。屈指春风无十日,东君元是旧相知。

风入松

金桃两飣照银杯,一是栽来一买来。香味比尝无两样,人情毕竟爱亲栽。

风入松

长才二百尺,婉若千里隔。天下悦出涂,旁午任行客。

风入松

千里携定一秃翁,一尊倒尽百愁空。野梅可是工迎客,排日开花到浙中。

风入松

声遗八尊,哭空二簋。至祝至虔,穹祗贶祉。

风入松

放船晓发娄之濆,袅袅挐音何处闻。巴王庙下树如戟,黄姑堂前花似云。河流虹影向江去,日落王气隔林分。凭高登远应有思,自数秋风鸿雁群。

风入松

积善务增厚,求名惟恐多。白圭宁有玷,古井竟无波。议法资修定,监州极抚摩。佳儿传素业,留眼看巍科。

风入松

居人未可散,上客须留著。莫唱阿亸回,应云夜半乐。 ——颜真卿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从他白眼看,终恋青山郭。 ——潘述林栖非姓许,寺住那名约。会异永和年,才同建安作。 ——陆羽何烦问更漏,但遣催弦索。共说长句能,皆言早归恶。 ——权器那知殊出处,还得同笑谑。雅

风入松

放浪江湖已几年,袖携长剑倚天边。草庐不见蜀诸葛,采石谩思唐谪仙。虎穴未能酬素志,龙门端合谒时贤。乡邦幸有乖崖在,庶许诸生学李畋。

风入松

荒烟寒雨暮山重,草木冥冥但有风。二十四年三往返,一身多在百忧中。

风入松

石鼎无几然,团蒲有余藉。山岚变寒凉,更挟清露下。月干澹疎棂,风枝语良夜。为君赋招隐,自剔篝灯灺。

风入松

静得山林趣,间知日月长。肖风披竹素,小雨润芸香。外饰谢文绣,饥餐须稻粱。人生有同嗜,只此绝难忘。

风入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