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性吟

未生之前,不知其然。
既生之后,乃知有天。
有天而来,止物之性。
君子践形,小人轻命。

作品评述

《正性吟》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未生之前,不知其然。
既生之后,乃知有天。
有天而来,止物之性。
君子践形,小人轻命。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人性和道德的问题。诗人通过对生命和天命的思考,揭示了人们在生前无法理解天命,只有在经历生命的过程中才能认知到它的存在。天命来源于天道,它限制着万物的本性和行为规范。诗人认为君子应该遵循天命,脚踏实地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小人则不重视生命的价值,轻视生命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观点。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生前和生后的对比,强调了人们在生命中的成长和认知过程。诗人通过描绘天命的存在和对人性的不同态度,提出了一种道德观念,即君子应该珍视生命并履行自己的责任,而小人则不重视生命价值,只顾个人私利。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反映了宋代士人关注伦理道德和个人修养的观念。它强调了君子应该具有崇高的品德和价值观,以天命为准绳,追求道德的完善。整首诗词简练而有力,语言质朴,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一去重来已十年,头颅堪笑尚依然。何当了却尘纷事,来结梅花纸帐缘。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许中四面尽仇雠,曹弱袁强正是愁。一日四州都奉予,安闲犹遣定徐州。

清甘一派古祠边,昨日亲烹小凤团。却恨竟陵无品目,烦君粗鉴为尝看。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盐豉调羹金液腻,橙斋荐鱠玉丝肥。

绿阴初过黄梅雨。隔叶闻莺语。睡余谁遣夕阳斜。时有微凉风动、入窗纱。天涯走遍终何有。白发空搔首。未须锦瑟怨年华。为寄一声长笛、怨梅花。

筠笼相逐到天涯,喜见森森色正佳。尚想红盐落青子,未夸黄蜜挂苍崖。眼中乡味催归梦,足下跫音慰远怀,稍待酒残回齿颊,余甘犹足助谈谐。

乖慵居竹里,凉冷卧池东。一霎芰荷雨,几回帘幕风。远僧来扣寂,小吏笑书空。衰鬓霜供白,愁颜酒借红。扇轻摇鹭羽,屏古画渔翁。自得无端趣,琴棋舫子中。

右手持杯左不空,蟹螯已作雪蒙茸。秋风莫起鲈鱼梦,未似先生阿堵中。

蒨罗绉薄剪薰风,已自花明蒂亦同。不肯染时轻著色,却将密绿护深红。

造物全将素作华,牡丹那得号真花。古来骚客知多少,貌得精神有几家。

千里家山且寄音,小窗孤坐息深深,平生肯恃张仪舌,今日犹存赵武心。岁暮天寒休复问,梦回酒理故难禁。梅梢春信知何似,驿使来时为一寻。

参军肯自笑苍颜,花趁篮舆簇玉盘。賸取必知丛蝶恨,款行聊许路人看。娟娟静静春情好,淡淡浓浓粧色残。已遣小蛮歌送酒,故教乱插竹皮冠。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悠扬思欲绝,掩抑态还生。岂是声能感,人心自不平。

路寝崔嵬敞九筵。相仪曾识帝心虔。汉家山委无穷瑞,尽属渊云奏赋年。

香侵蔽膝夜寒轻,闻雨伤春梦不成。罗帐四垂红烛背,玉钗敲著枕函声。

函谷非无士,登庸乳臭儿。空令园绮辈,头白不逢时。

吴宫旧事满陈荄,伍相残碑剔藓苔。碧血未随荒沼没,素车空驾怒潮来。但闻楚水犹金濑,莫问秦庭已炬灰。落日寒鸦倍惆怅,百花原上一僧回。

疏云漏斜照,残雨叶间明。飞盖城头去,澄湖水正平。荷盛鲛客泪,蔓濯野人缨。公独思康乐,临流诵句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