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朱吏部子明二首

渡江太史后,当世大儒门。
诸老贤宗子,文公爱嫡孙。
不来陪讲席,却去护留屯。
寂寞冯唐老。
无人为上言。

作品评述

《挽朱吏部子明二首》是刘克庄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渡江太史后,当世大儒门。
诸老贤宗子,文公爱嫡孙。
不来陪讲席,却去护留屯。
寂寞冯唐老。无人为上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刘克庄对朱吏部子明的挽词,表达了对他的敬爱和思念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渡江太史后,指的是朱吏部子明,他在历经波折后成为了当世闻名的大儒。"渡江太史"意味着他在历史的洪流中扬名立万,成为一代文化名人。

诗词接着描述了朱吏部子明的身世和地位。他是一位贤明的长辈,受到众多老前辈和智者的敬重,被赞誉为"文公"。"诸老贤宗子"指的是众多前辈智者的后代,而"文公爱嫡孙"则表示朱吏部子明特别看重作者刘克庄。

然而,诗词中也流露出一些遗憾之情。诗中提到朱吏部子明不来陪伴讲坛,而是去护卫留屯。这可能指的是朱吏部子明把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用于实际的治理和服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讲授和学术上。这也体现了他为人忠诚、负责的品质。

最后两句"寂寞冯唐老,无人为上言"表达了作者对朱吏部子明的惋惜和思念之情。"冯唐"是唐代文学家,他的晚年生活孤独寂寞,没有人能够在他身边为他提供意见和帮助。这里作者借用了冯唐的形象,暗示朱吏部子明也面临类似的境遇,没有人能够在他身边为他指点迷津。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朱吏部子明的赞颂和思念,展示了作者对他的敬重和对他所做贡献的认可。同时,诗词也传达了一种对于才华和智慧在现实中的实际运用的思考,以及在权力斗争和孤独中的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感。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寄语玄都观里花,饶君繁丽夺朝霞。刘郎想到长安日,葵麦风前一叹嗟。

大方今始只无隅,明月珊瑚袖手摅。愧甚许提圯上履,喜於亲授活人书。风神峙玉藏纯白,议论昂霄到古初。内顾斐然知不称,只宜归隐自扶锄。

绛宫无事绝尘埃,坎虎离龙战几回。白雪飞空铅蘂绽,黄云覆鼎汞花开。龟蛇抱一成丹药,乌兔凝真结望胎。夜半瀛洲寒月落,冷风吹鹤上蓬莱。

吹鬓东风可但寒,倦飞孤鹤已知还。花光弄暖翻承雪,云翼回阴却见山。野水曲行林下绿,春禽唤出梦中閒。欲营老宅南头住,待驻人间耐久颜。

水满横塘占晓凉,莲腮霞举叶云生。鱼儿富贵真难比,翠盖红妆拥队行。

洁白虽堪爱,腥膻不那何。到头从所欲,还汝旧沧波。

符亭之地雅离群,万古悬泉一旦新。若念农桑也如此,县人应得似行人。山如巫峡烟云好,路似嘉祥水木清。大抵游人总应爱,就中难说是诗情。

旧闻香积金仙食,今见青精玉斧餐。自笑镜中无骨录,可能飞上紫雪端。

风雨萧萧白昼昏,肃襟受此一凉恩。丘园不作轩裳梦,陵谷空遗斧凿痕。乍可扣舷歌楚泽,何堪抱瑟立齐门。有时散步西原上,共醉田家老瓦盆。

牧人垂长髯,驱羊从北道。老羝压大群,毛比长髯好。暮归同一栏,朝出不择草。既肥当用烹,从羝羝独保。狡诱以全躯,角尾徒为老。

这重阳子,今来生此。是非去,烦恼退,逍遥白遂。摆脱一炉香,何有短叩齿。又不用、那道家活计。暗笑俏措的,暗笑令俐。暗笑他,将相并工商农士。唯我静中清,唯我闲中肆。要到处、跨云便至。

谁此种秋色,令人看莫穷。正垂云梦雨,不奈洞庭风。昔出长安道,独游隋苑东。当时今日思,须信苦相同。

千古城头白鹭亭,鹭飞长是满江汀。如何览德辉台上,只有台存凤不灵。

轻雾欲笼藏暮碧,断霞初怨误朝红。即时苦待千枝烂,计日先愁一树空。外客定闻琼宴赏,护春长把锦帷蒙。

初日关门照上旌,芬肴无算客庖盈。本源渐大囊钱足,不复还家唱渭城。

先生雅意在垂虹,底事鸾栖枳棘中。几欲上书排北阙,却应举扇障西风。官清高枕梦魂好,兴动长吟诗句工。琐琐升沉何足道,只凭心地与天通。

御柳风柔春正暖。紫殿朱楼,赫奕祥光远。十二玉龙迎凤辇。香腾锦绣闻弦管。扇却双莺开宝宴。绿绕红围,宣劝金卮满,万岁千秋流宠眷。此身欲备昭阳燕。

高卧只消云半间,随缘栽果与猿攀。不将此手遮西日,安用吾文移北山。双燕来时春晻霭,一牛耕处月宽闲。溪居已息机心久,莫遣惊鸥去不还。

七十馀年真一梦。朝来寿斝儿孙奉。忧患已空无复痛。心不动。此间自有千钧重。早岁文章供世用。中年禅味疑天纵。石塔成时无一缝。谁与共。人间天上随他送。

握手河桥柳似金;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沈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