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首)

闻说昭王未筑台,此生空抱济时才。
青衫外史江南老,白发中官海上来。
自信文章追董贾,可能游侠效邹枚。
春风处处堪肠断,莫上层楼看劫灰。
¤

作品评述

《感兴(二首)》是明代邵思文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闻说昭王未筑台,
此生空抱济时才。
青衫外史江南老,
白发中官海上来。
自信文章追董贾,
可能游侠效邹枚。
春风处处堪肠断,
莫上层楼看劫灰。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种感慨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和社会境遇之间的矛盾与无奈。诗人通过描绘昭王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一个江南老者的平凡形象和一个海上归来的中官的衰老形态,来表现出自己的追求和自信。诗人自比于董贾、邹枚,希望能在文章和侠义方面取得较高的成就。然而,他在春风拂面的美景中感到了心肠的断裂,劝告读者不要上楼观看劫灰,暗示着无奈和失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追求,并映射出明代社会的一些现象。诗中的昭王、江南老者和中官代表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而诗人则在他们身上投射自己的渴望和追求。诗人提到自己追求文章和侠义,表现出他对于成就和名声的渴望。然而,诗人也透露出对于现实的失望和无奈之情,表现在诗中的春风和劫灰的对比之中。春风象征着希望和美好,而劫灰则象征着破坏和消亡,诗人暗示着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会受到种种困难和挫折的打击。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诗词推荐

子林苗裔。谈论清高超众异。夙骨灵肌。半貌堂堂出世奇。身崇三教。敬释尊儒行大道。暗养仙胎。行看白莲火里开。

九重旒冕真知己,几度弓旌忆款门。素志不为温饱计,赤心未报圣明恩。鹤汀云雨暮应卷,牛渚风烟秋欲昏。休向长江问陈迹,浮梁孤塔不堪论。

秋晚闲愁抵酒浓,试寻高处倚枯筇。云归时带雨数点,木落又添山一峰。鸣雁沙边惊客橹,行僧烟际认楼钟。个中诗思来无尽,十手传抄畏不供。

徐六担板,我则不然。初三十一,不用择日。鼻子剔穿,眼睛突出。撞者露柱,参学事毕。

一蹑寿昌境,山深溪水苍。编柴作篱落,囊石当桥梁。野店炊烟接,官涂松吹长。石田能几棱,底用谷人忙。

恼杀未归客。桃花埙眼醉。

穆穆惠风。扇彼轻尘。奕奕素波。转此游鳞。伊我之劳。有怀遐人。寤言永思。寔钟所亲。

绵霜历雪忿开迟,风笛无情抵死吹。鼎实未成心尚苦,不甘桃李傍疏篱。

可惜荼醾都过了,近来犹自有蔷薇。

依稀九日明朝是,三径情知不到家。随分秋光关节物,桐川道上看黄花。

不入城门来五载,同时班列尽官高。何人牢落犹依旧,唯有江陵元士曹。

危机在平地,险不是丘陵。偶尔一投足,几乎三折肱。鞠躬难尽力,攘臂必须绳。他日三公贵,轺车好节碑。

潇湘十亩弄柔猗,独染啼斑事已奇。但爱波声鸣荦确,不须蝇翅避琉璃。莫疑山路崎岖险,争脱绳桥性命危。惭愧平生竹上座,得相随处每相持。

白云苍梧来,氛氲万里色。闻君太平世,栖泊灵台侧。

霜凌溪竹寒,云外叠峰峦。谁人知此意,独坐且深观。

羡杀君家有两方,阿戎材幹更昂藏。久知笔力能扛鼎,此去贤书定探囊。邻近玉渊尝借润,眼中珠树看争芳。旧陪众俊工飞动,老气因君尚激昂。

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酒垆博*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侬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灯市好

曾嗟放逐同巴峡,且喜归还会洛阳。时命到来须作用,功名未立莫思量。银衔叱拨欺风雪,金屑琵琶费酒浆。更待城东桃李发,共君沉醉两三场。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叠嶂碧周遮。游子思家。掩藏白发赖乌纱。落日倚楼千万恨,社鼓城笳。老去淡生涯。虚掷年华。腊茶盂子太清些。待得痴儿公事毕,谢了梅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