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达观师闻蝉

饮余晨露吸余风,噪遍高枝为俗聋。
欲比伯夷清已甚,不餐周粟腹常空。

作品评述

《依韵和达观师闻蝉》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清晨饮露吸风的时候,听到蝉鸣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饮余晨露吸余风,
噪遍高枝为俗聋。
欲比伯夷清已甚,
不餐周粟腹常空。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俗世的反思。作者在清晨时分,以一种虔诚的心情,品味着大自然的清新和宁静。他饮用着清晨的露水,吸入清风,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然而,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世俗中显得格格不入。蝉鸣的声音在高枝上嘈杂地传来,但对于那些被世俗所迷惑的人们来说,这声音却变得无关紧要,他们已经变得聋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伯夷一样清心寡欲,但他也承认自己并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他不追求世俗的物质享受,不食周粟,常常空着肚子。这种生活方式使他与世俗格格不入,但他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和世俗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纯净、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追逐的反思。它呈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强调了个人内心的追求和自我坚守的重要性。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观的一种特点,即对世俗的批判和对自然的赞美。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渌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浓。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云遍窗前见,荷翻镜里逢。将心托流水,终日渺无从。

省署皆归沐,西垣公事稀。咏诗前砌立,听漏向申归。远思风醒酒,馀寒雨湿衣。春光已堪探,芝盖共谁飞。

閒身孰能鞿,萧散随所欲。凉风入芒屦,缓步秋塘曲。清波淡无涯,无以涤心目。鱼鸟亦忘情,何如在濠濮。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深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萍开。

却忆西湖烂漫游。水涵山影翠光浮。轻舟短棹不惊鸥。带露精神花妩媚,依风情态柳温柔。莺歌燕语巧相留。

宫前仪卫尚般还,花里声传午漏残。见说御园才放水,圣心游泳正观澜。

秋祠灵岳奉尊罍,风过深林古柏开。莲掌月高珪币列,金天雨露鬼神陪。质明三献虽终礼,祈寿千年别上杯。岂是琐才能祀事,洪农太守主张来。

萧萧官舍自寒芳,清梦何从至玉堂。唱彻涼州太催逼,何如铁石广平肠。

阵阵新寒入布裘,偶乘小醉得闲游。丹枫落日野桥晚,断雁湿云江路秋。马得一鸣何恨斥,金经百链岂容柔?不知千载尘埃里,更有吾曹强项不?

灵乌噪何许,反哺向中林。人可不如鸟,而无忧母心。

昔是优贤地,今为省过州。非贤亦非过,醉卧怀嵩楼。

半生猿鸟共山居,吟月吟风两鬓疏。新句未尝忘教化,上才争忍不吹嘘。全家欲去干戈后,大国中兴礼乐初。从此升腾休说命,只希公道数封书。

但恐醍醐难并洁,只应薝卜可齐香。半垂金粉知何似,静婉临溪照额黄。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安石榴房初小坼,南天竺子亦微丹。新寒漠漠偏欺老,睡起无风怯倚栏。

扁舟访旧入横塘,新柳今如旧柳长。室迩入遥春寂寂,风流云散事茫茫。纵题红叶随流水,谁弄青梅出短墙。政是沈郎愁绝处,杜鹃不断叫斜阳。

快雨薄寒一夕间,胡为百役自间关。秋怀更读甘陵赋,始信人人庾子仙。

禁卫森严夜寂寥。灯山忽见翠召荛。六鳌并驾神仙府。双鹊连成帝子桥。星振珠光铺锦绣。月分金影乱琼瑶。顾身已自登缑岭。何必秦姬奏洞箫。

谁能留得朱颜住。枉了百般辛苦。争似萧然无虑。任运随绿去。人人放著逍遥路。只怕君心不悟。弹指百年今古。有甚成亏处。

磁州惠政泽流长,翊运於今有耿光。金甲护迁驰白马,绛衣诞圣拥红羊。久劳宵旰筹中土,为祝英灵监下方。唾手幽燕应默相,弯弧万里射天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