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慈云阁偶成三首

五里晴行信一筇,入松迎面旧松风。
斜阳归路樵渔笑,翁自何来半醉中。

作品评述

《登慈云阁偶成三首》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慈云阁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登上慈云阁,我手中拄着一根拐杖,
步履坚定,信心百倍。
走进松林,迎面吹来的是那熟悉的松风。
夕阳斜斜西下,我走在归途之上。
路旁的樵夫和渔父看见我,
都笑了起来。
我想,这位老翁是从哪里来的呢?
他仿佛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诗意:
这首诗词以具体的场景和形象描绘了作者登上慈云阁的经历。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周围人物的反应,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慈云阁、松林、夕阳以及笑语相迎的樵夫和渔父,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恬淡的山水画卷,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旅程和生活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构建,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慈云阁、松林、夕阳等景物,都是具有浓厚意境的元素,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同时,诗中的笑语相迎的樵夫和渔父,给人以亲切和温暖的感觉,传递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融。

从诗词的意境来看,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慈云阁象征着高远和宁静,松林则代表着绿色和生机。夕阳下的斜影和笑语相迎的人们,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深思和对自然的赞美。

总之,陈著的《登慈云阁偶成三首》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好而宁静的自然世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深思和对自然的赞美。这首诗词展现了陈著独特的诗境和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诗词推荐

上竺诸天近,中林万木低。迥超尘世外,恍入雪山西。忽漫参龙角,行将混鹿麋。何年释簪绂,於此独幽栖。

一堆绛雪压春丛,嫋嫋长条弄晓风。借问开时何所似,似将绣被覆薰笼。

琼琼绝艺真无价。指尖纤、态闲暇。几多方寸关情话。都付与、弦声写。三月十三寒食夜。映花月、絮风台榭。明月待欢来,久背面、秋千下。

曼卿续得少陵弦,弦绝年来又一年。惊起听君讽新句,洒如开集味遗篇。一家气骨疑无偶,万丈光芒欲拂天。好向风骚尤着急,他时三箇地诗仙。

纷纷门外走红尘,底是人间快活人。未判两仪先太极,直须端的自家身。

冷艳頩容一笑开,休将鸾扇更徘徊。箜篌细写归舟字,彷佛游仙梦里来。

筑城何太苦,百万征夫泪如雨。年年劳役筋力尽,含涕犹添城上土。家家戍妇望夫还,不知已死长城间。长城一望白于雪,由来半是征夫骨。

凿开方沼,问何人种玉、工夫奇绝。幻出瀛州有□□,十万水仙罗列。风曳_琚,露零珠佩,天上人装结。君看炎夏,堕来何处冰雪。我来对此凉生,红尘飞尽,却笑凌波袜。最爱幽姿能雅淡,自蓄芳馨孤洁。挹取天浆,唤将空籁,齐作清歌发。不知尘世,晃然身在瑶阙。

眼看时事废因循,官路三年子独勤。袖有新诗频教我,邑无长策可留君。向来过计尤周陨,此去何时静楚气。未必诗书尽虚语,勉哉行矣张吾军。

去春蒙尹召,曾一泛湖光。和靖应相笑,君房有许忙。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孟阳风月小弥明,犹子于今有典刑。已得旌阳传道妙,犹从彭泽乞诗灵。

老子轩冕总相忘,归办芙蓉制作裳。多少隐沦天下士,无人知我亦何伤。

十八公家四十围,凌烟勋业在临池。掌中乌玉劳分饷,世上玄经只自知。颇觉陈人空面目,谁能闹处损心脾。又须什袭牢藏苦,共看河沙指后期。

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烛引金莲白玉堂,宫垂银榜左春坊。毛曾久倚黄门树,武子今封召伯棠。揽有羡君花竹秀,课无怜我簿书忙。欲知两地相同处,亭午葵心向太阳。

政术自学术,本来同一机。后生溺华采,用世理或违。恭惟自孔氏,六籍探险指归。心清事自简,吏瘠民则肥。

瓢尊空挂壁,九日若为欢。白发逃无计,黄花开已阑。酒悭惭对客,风起任飘冠。赖有陶翁伴,贫居得自宽。

仙陬翠观尽繁英,朱白相兼照眼明。池浸岚光生晚碧,鸟惊人语断春声。谈谐遽喜开怀久,骩骳终惭走笔成。佳致可能陶靖节,庭柯斜眄独忘情。

向晓披衣更拥衾,略无一事恼胸襟。起来点检窗前雪,地上无多屋上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