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祀社稷九首

荐嘉禀时,洋洋来格。
载登兹坛,齐明维敕。
神用居歆,顺成农樯。
其崇若塘,其比如栉。

作品评述

《大观祀社稷九首》是隋代的一首诗词,作者佚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大观祀社稷九首

荐嘉禀时,洋洋来格。
载登兹坛,齐明维敕。
神用居歆,顺成农樯。
其崇若塘,其比如栉。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盛大的祀典场面,表达了对社稷神明的崇敬和祈福之情。诗人通过庄重而雄伟的描绘,展示了祀典仪式的隆重和庄严,以及神明的庇佑对农业丰收的重要意义。

赏析:
这首诗以庄严的语言和精妙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对社稷神明的敬仰和对农业丰收的渴望。首两句"荐嘉禀时,洋洋来格。"直接点题,描述了庄严的祀典仪式。"载登兹坛,齐明维敕。"描绘了诗人登上祭坛,向神明献上祭品的场景,显示了祭祀的隆重和庄严。

接下来几句"神用居歆,顺成农樯。其崇若塘,其比如栉。"表达了对神明的赞美和对农业丰收的期盼。"神用居歆"表示神明的神力洋溢,庇佑百姓。"顺成农樯"意味着神明的庇佑将使农业蒸蒸日上,丰收连连。"其崇若塘,其比如栉"则通过比喻,将社稷之神的崇高与农业的整齐有序相联系,展示了农业的重要性和人们对农业的重视。

整首诗以其雄伟庄严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隋代人民对神明的崇敬和对农业丰收的期望。通过祭祀仪式的描绘,诗人向读者展示了社稷神明的威严和对人们生活的关怀,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这首诗以其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传递出一种庄重而崇高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本自清江石上生,移栽此处称闲情。青云士尽识珍木,白屋人多唤俗名。重布绿阴滋藓色,深藏好鸟引雏声。余今一日千回看,每度看来眼益明。

问紫岩去後汉公卿,不知几貂蝉。谁能借留侯箸,著祖生鞭。依旧尘沙万里,河洛染腥膻。谁识道山客,衣钵曾传。共记玉堂对策,欲先明大义,次第筹边。况重湖八桂,袖手已多年。望中原驱驰去也,拥十州、牙纛正翩翩。春风早,看东南王气,飞绕星躔。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我向荣涂倒足行,折腰尚可代深耕。嗟君二纪差高第,犹尔三冬伴后生。壮志几多成坠鹄,明年四十趁啼莺。金章衮衮从韦布,穷达何时不递更。

十家有忠信,江夏可无之。政苦寄卖友,忽闻衡说诗。饥蒙青(左饣右迅)饭,寒赠紫陀尼。酬报矜难巧,深慙陆与皮。

君恩山岳重,汝命鸿毛轻。

春从何处归,试向溪边问。岸柳弄娇黄,陇麦回青润。多情美少年,屈指芳菲近。谁寄岭头梅,来报江南信。

原甫吾不识,闻之士大夫。少时已绝群。卓牵千里驹。读书足智虑,万卷力有余。善发六艺蕴,高谈诋先儒。天文地理学,道藏及浮屠。纤悉无不讲,讲之皆粲如。文章弄豪赡,咳唾玉与珠。散落八极间,买者论锱铢。为人又挺特,不与侠者俱。伉健虎独步,轩昂鹤仍孤。身虽登两禁,未及

每惜年华易,风灯与凿光。心情成老大,世态只炎凉。冷入芭蕉雨,烟轻薜荔墙。故人愁更远,夜夜渡清湘。

鉴堂来住鉴堂中,两鉴相磨只一同。要是非台亦非鉴,但见寂照含虚空。

一年吟抱寄京华,几度相逢说永嘉。梦入西山寻枸杞,约归东阁看梅花。风霜推拉知何事,雨露生成自有涯。应笑屈平终不返,空留遗恨在长沙。

绿云飞兴风翎长,翠葆轻摇玉节香。旧曲不弹瑶瑟怨,秋风秋雨梦潇湘。

汪氏诸郎子独贤,相从过岭过韶川。九龄风味犹存否,莫向南华却问禅。

太平燕赵许闲游,三十從知壮士羞。敢话诗书为上将,犹怜仁义对诸侯。子房帷幄方无事,李牧耕桑合有秋。民得夸襦兵得帅,御戎何必问严忧。

二月犹塞水有雷,江梅缠谢小桃开。宫娥不放珠帘下,待得东风送燕来。

尧违天孽赖询谟,顿免洪波浸碧虚。海内生灵微伯禹,尽应随浪化为鱼。

熙朝侍从老堂堂,和气如春与物昌。未见峨冠真楚越,思逢倾盖在潇湘。放怀缱绻情何厚,忧世艰难话更长。果有南山求问意,芷兰犹冀袭清芳。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黄檗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与君先後发,同走向凉华。羡跃青骊去,将乘乌榜赊。著鞭辞宿雨,渡水踏春沙。闻道求为县,应当学种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