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胡寅的《过疏山题一览亭梁溪公所书也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hán shān zhuó zhuó kōng duī zhòu , yě shuǐ mí mí bù dài yu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待:不待bùdài不必,不用;不等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濯濯:(书)(形)形容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木。
胡寅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原诗
林梢斜月堕金盆,接影苍茫白雾翻。
欲倚小栏收遁景,试凭长啸卷遐昏。
寒山濯濯空堆皱,野水瀰瀰不待源。
莫道此亭观览富,未如宾日上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