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种麦行

霜林老鸦闲无用,畦东拾麦畦西种。
畦西种得青猗猗,畦东已作牛毛稀。
明年麦熟芒攒槊,农夫未食鸦先啄。
徐行俯仰若自矜,鼓翅跳踉上牛角。
忆昔舜耕历山鸟为耘,如今老鸦种麦更辛勤。
农夫罗拜鸦飞起,劝农使者来行水。

作品评述

《鸦种麦行》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农田里的一幕景象,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形象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鸦种麦行
霜林老鸦闲无用,畦东拾麦畦西种。
畦西种得青猗猗,畦东已作牛毛稀。
明年麦熟芒攒槊,农夫未食鸦先啄。
徐行俯仰若自矜,鼓翅跳踉上牛角。
忆昔舜耕历山鸟为耘,如今老鸦种麦更辛勤。
农夫罗拜鸦飞起,劝农使者来行水。

译文:
在霜林中,老鸦无所事事,一边拾起麦粒,一边在田地里撒下种子。
种在西边的田地里麦苗青翠茁壮,而东边的田地已经稀疏如牛毛。
明年麦子成熟,芒刺密布,农夫尚未享用,鸦儿就先啄食。
鸦儿自得地低飞昂首,鼓翅跳跃,站在牛的角上。
回忆起舜帝时期,他亲自耕种,山中的鸟儿为他耕田,而如今老鸦种麦更加辛勤。
农夫们纷纷向飞起的鸦儿行礼,劝说农业官员来进行灌溉。

诗意和赏析:
《鸦种麦行》以鸦儿种麦的形象,描绘了农田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苏轼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颂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诗中通过对比老鸦和农夫的劳作态度,以及鸟儿和农民的不同角色转换,突出了农田劳动的辛苦和重要性。

首先,诗中的老鸦象征着闲散无所事事的状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夫们辛勤劳作的形象。农夫们拾起麦粒,种下种子,忙碌于田地之间,为丰收而努力。这种对比表现了农田劳动的艰辛和农民对农业生产的责任感。

其次,诗中通过描述麦子的生长情况,凸显了农田劳动的成果。西边的田地里麦苗茁壮,而东边的田地已经稀疏不堪,这反映了农田劳动的差异和农民的努力成果。诗中的芒刺密布的麦子也暗示了农民在劳动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最后,诗中通过回忆舜帝时期,以及农夫向飞起的鸦儿行礼的情节,表达了对农业古代传统的怀念和对农民劳作的敬意。苏轼的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农田劳动的场景,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形象,并呼唤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支持。

这首诗词通过对农田劳动的描绘,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丰收的期待。在诗中,老鸦无所事事,而农夫们却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拾起麦粒,种下种子。诗中所描述的麦田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农民的努力和付出。

诗中还通过对比老鸦和农夫的态度,凸显了农民对农田劳动的热情和责任感。老鸦闲散无所事事,而农夫们却以自豪的姿态行走在田间,努力耕作。诗中的鸦儿自得地低飞昂首,鼓翅跳跃,站在牛的角上,展现了农田劳动所获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诗中还以舜帝耕田的形象,回忆了古代农耕的历史,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的怀念和对农民劳动的敬意。诗人通过对比舜帝时代的山鸟为耘和现实中老鸦种麦的情景,抒发了对农民辛苦劳作的赞美之情。

最后,诗中农夫罗拜鸦飞起的情节,呼唤了社会对农业的关注和支持。农夫们向飞起的鸦儿行礼,劝说农业官员进行灌溉,表达了对农业发展的期许和对农民的关怀。

综合来看,《鸦种麦行》通过描绘农田劳动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扬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诗词的语言简练,形象鲜明,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农民的努力和付出,同时回忆了古代农耕的历史,呼唤社会对农业的关注和支持。这首诗词具有浓郁的农田劳动主题,赋予读者对农民辛劳劳作的敬意和对农业发展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谩秃霜毫临北海,更求雪茧写兰亭。也知不改无盐陋,浪抹青红斗尹邢。

天公应自嫌寥落,随意著幽花。月中霜里,数枝临水,水底横斜。萧然四顾,疏林远渚,寂寞天涯。一声鹤唳,殷勤唤起,大地清华。

破帽无情下受吹,满头霜雪已如丝。菊花笑我三秋客,风物撩人九日诗。三楚膏腴已煨炉,二江皮肉更疮痍。子卿三月无音信,鸿雁南来何所之。

征夫天一涯,醉赠别吾诗。雁迥参差远,龙多次第迟。宁歌还夜苦,宋赋更秋悲。的的遥相待,清风白露时。

苍然隔尘世,正对幽人家。绝宜疏雨馀,斜阳点寒鸦。

半醉小车行,世间无此荣。凉风迎面细,垂柳拂头轻。意若兼三事,情如拥万兵。这般闲富贵,料得没人争。

鄙生秉愚尚,与世实龃龉。寄身轩裳内,懒惰众不数。朅来西都游,获并丞相府。命驾多从君,载酒即得侣。洛水南北涯,胜事著自古。名园蔼相望,香刹屹时睹。最怜薛家溪,架阁在西浒。浑流激石来,知自嵩少雨。如从柁楼下,夜听潮生浦。采珠樱在盘,剥玉笋登俎。杂花虽云晚,红白

问讯临湘尉,冬来定若何。凶年无盗否,清俸及时麽。再见不易得,惠诗空复哦。素书慵写得,此纸字无多。

张东旧莫逆,雅趣瑟和琴。器用异所宜,渠观与山林。朝来览镜笑,鬓雪无可侵。但办摩衰眼,送君立班心。

清泉十丈白如浆,甘似醍醐透◇凉。君欲道中无渴死,百寻操绠莫辞长。

宦途驰骤心贪职。官事何时能毕。力饶射日,名高为复,到今何济。休道功名遂。好身退、紧寻归计。啖古人糟粕,放怀湖上,泛扁舟,乐真味。颖悟安闲云水,恣逍遥、坦然无累。豁天宽胸臆,调神养气,无萦无系。性命俱相契。露实相、混融三际。看自强手段,斩钉截铁,把尘缘弃

平湖澹微云,小雨凉众卉。归怀重依依,把臂还亹亹。昔别念弥深,兹聚知复几。离觞不忍衔,清风在船尾。

汴上初无招屈亭,沅湘近在国南垧。太官漫解供新宅,谏列犹应记独醒。

猛思身世事,四十七年无。鹤发俄然在,鸾飞久已殂。二儿化成土,六女掠为奴。只有南冠在,何妨是丈夫。

坞深不见人,树杪青峰堕。若个采松花,隔林应唤我。

孤云不为雨,尽日却归山

松院前年到,同君共五人。今来观旧迹,君已是前身。遽掩千秋夜,空伤两岁春。向风无可语,泪洒壁间尘。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时人莫讶再还乡,简册分明剑佩光。驷马高车太常乐,登庸门下忆贤良。

迹疏丛桂岭,待菊发华滋。贪接高人躅,翻传幼妇词。海霞辉寤寐,湖葑乱愁思。辟世存杯酒,休论惠与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