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

竹院秋逾静,柴门昼不开。
病先攜老去,懒渐逐衰来。
莫遣新缘结,都将旧念灰。
川鱼与云鸟,从此莫惊猜。

作品评述

诗词《端居》是宋代诗人潘献可创作的,在诗中描绘了一位清心寡欲的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竹院秋逾静,柴门昼不开。
病先携老去,懒渐逐衰来。
莫遣新缘结,都将旧念灰。
川鱼与云鸟,从此莫惊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简练的语言表达了隐士生活的宁静和淡泊。诗人把隐士居住的竹院描绘成宁静而寂静的景象,秋天的景色将寂静感增加了几分。柴门闭着,不打开,这表现出隐士不愿意与外界交往,静静地过自己的生活。

接下来,诗人用“病先携老去,懒渐逐衰来”来表达隐士的衰老和消瘦之症,每个字都给人一种落寞的气息。他看不清所指的病,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但是他已经感到自己前进的步伐渐渐跟不上,懒散的情感也随之而来。

最后两句“莫遣新缘结,都将旧念灰。川鱼与云鸟,从此莫惊猜。”表达了隐士不愿再与新的人事物联系,而只愿回忆过去的经历和念想。诗人用“莫遣”和“从此”来表示决绝的态度,表达了他对外界的厌倦和疲惫,以及对自由自在的向往。

《端居》这首诗虽然简短,但通过简洁的描述和精练的表达,展现了隐士对世俗纷扰的疏离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抒发了潘献可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这首诗给读者一种宁静深思的感觉,也引发我们对于生活本质以及人们对待外界的态度的思考。

诗词推荐

严陵滩畔香醪好。遮莫东方晓。春风盎盎入寒肌。人道霜浓腊月、我还疑。红炉火热香围坐。梅蕊迎春破。一声清唱解人颐。人道牢愁千斛、我谁知。

蒲卢喻政意何如,此语源流亦自洙。若愿小民皆类我,须知类我始生徒。

地平如掌树成行,野有邮亭浦有梁。旧日潮州底处所,如今风物冠南方。

十年湖海,叹潘郎憔悴,无心云阁。强起登临惊暮序,目极清霜摇落。散发层阿,振衣千仞,浩荡穷林壑。B879寥无际,镜天收尽云脚。长啸声落悲风,想沧洲万里,当年归约。回首区中无限事,此意谁同商略。欲驾飞鸿,翩然独往,汗漫期相诺。滞留何事,坐令双鬓如鹤。

老仙醉吸墨数斗,吐出梅花个个真。相见草嫌颜色异,山林别是一般春。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秋气生朔陲,塞草犹离离。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襜褴罢南牧,林胡畏汉威。藁街将入贡,代马就新羁。浮云护玉关,斜日在金微。萧索边声静,太平烽影稀。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

不居功,不合半,脱体其间过一遍。梦觉船浮明月波,眼寒雪拥芦华岸。

客行固厪身,留滞如捩翼。及兹祖礼竟,蓐食理帆席。风停浪未蛰,天曙月正白。版矶汇湍杀,荻港烟树碧。杖策丁家洲,徙倚容少息。无酒问山店,忆鲈听村笛。鸟乌啼松行,雁鸨下沙碛。回柁投曲澳,又寄糁潭夕。情疎或易合,不作淮楚隔。累然槁项翁,软语慰行役。

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可怜先生盘,朝日照苜蓿。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眼冷眉长,鼻直气快。彼彼常不轻,门门观自在。寂光而无中,妙用而无外,谁怕肉团碍世界。

苦雨何其久,山乡化水乡。月余沈碓硙,天半起帆樯。孰不思神禹,畴能饷子桑。溺饥非己责,愁绝望朝阳。

松风吹我飞,手搦空中月。笑指蓬莱山,可补银河缺。

安榴若拳石,中蕴丹砂粒。割之珠落盘,不待蛟人泣。旧友大河滨,作宰实畿邑。严霜百果熟,为赠忽我及。始时童稚娇,争取猴猿集。老夫所食微,何假更收拾。聊答君意勤,作诗恨短涩。

石扉深锁一龛云,未必人间只履存。持钵欲寻刘道者,镆铘不住刻舟痕。

扫竹因培竹,畏人非避人。跫然闻响屐,莞尔正欹巾。坐子竟日久,饭吾三非贫。能来不嫌屡,梅底要深巡。

杳杳晴虚寒漫漫。放下尘劳,相共游银汉。便入醉乡休浩叹。神仙只在云门馆。饮兴偏宜流水畔。时有红蕖,落在黄金盏。鹭未忘机移别岸。画船更上前汀看。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不量晴雨便称卮,雨过楼头别一姿。画壁云香从座起,筠帘风影逐波移。歌残烛炧春衣怯,语杂觞条夜漏迟。带湿管箫疑半咽,城乌啼上隔墙枝。

将军西征过昆仑,战马渴死心如焚。策勋脱鞍泻汗血,一饮瑶池三尺雪。身如飞龙首渴乌,白光照夜瞳流月。长河冻合霜草干,骏骨削立天风寒。木牛沉绝粮道阻,中军饿守函谷关。太平此马惜遗弃,往往驽骀归天闲。区区刍粟岂足豢,忠节所尽人尤难。摩挲图画不忍看,万古志士空长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