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徐渭的《十四夜》
拼音和注音
qǐng kàn míng xī sān gēng lòu , xiāng duì hé rén zuò zhǐ p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人:什么人。
更漏: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故名为“更漏”。
相对:(动)指性质上互相对立;如大与小相对,美与丑相对。②(形)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反]绝对。③(形)比较的:~稳定|~优势。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原诗
野外虚堂夜不扃,遥遥秋汉数峰青。
旧栽菱叶侵河路,新折莲房插胆瓶。
凉气欲来先到水,月光才上只移棂。
请看明夕三更漏,相对何人坐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