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空外游丝转,飘扬似妾心,别来今几日,仿佛近雕阴。

作品评述

【原题】: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皋之上往来者徒习其名莫详其义庆历甲申岁余适延安过於其下于时夏虜梗边征戍未息窃感东山采薇之义叙其情而愍其劳因作五诗庶几不违周公之指且以释亭这名尔

作者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非稼亦非田,生香萃简编。所耕皆实地,何虑不丰年。华秀充诸己,收藏乐此天。揠苗求助长,毋若宋人然。

诗书总学本无难,年少心身莫暂间。尽寸之功当记取,将来百仞作高山。

我怼流年晚,年将我志违。终风来北怒,寒日趁西归。野兽求群骋,离鸿望影飞。君恩殊未报,愁忆故山薇。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智巧既萌,资待靡因。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蛩吟秋方来,鹤鸣夜参半。山中无历日,荣悴知节换。王君太多事,丝杪察昏旦。辛苦穷河源,把彼注罂罐。线留来不停,会见白石烂。旁有减水壶,节水使之缓。傥无乘除法,巧历安得算。反求诸吾身,自有子午观。百刻呼吸调,勿使魂去斡。冤哉张寿王,课最密于汉。信史不足徵,徒兴

自说年深别石桥,遍游灵迹熟南朝。已知世路皆虚幻,不觉空门是寂寥。沧海附船浮浪久,碧山寻塔上云遥。如今竹院藏衰老,一点寒灯弟子烧。

庾郎食事惟三九,适口方知味味珍。拟欲招邀无此客,虎头不是个中人。

八风雷动绕炎洲,巨海波浪四畔流。鼠向此中毛骨异,布成将旧火燃休。鼠向此中毛骨异,紫玉黄芝瑞气浮。圣境山林人莫讶,延年皆是众仙游。

我本江湖一钓竿,直钩不幸得鱼难。虽然尚有扁舟念,一到君斋作是观。

荒云凉雨水悠悠,鞍马东西鼓吹休。尚有燕人数行泪,回身却望塞南流。

衙排宣政仗,门启紫宸关。彩笔停书命,花砖趁立班。稀星点银砾,残月堕金环。暗漏犹传水,明河渐下山。从东分地色,向北仰天颜。碧缕炉烟直,红垂佩尾闲。纶闱惭并入,翰苑忝先攀。笑我青袍故,饶君茜绶殷。诗仙归洞里,酒病滞人间。好去鸳鸾侣,冲天便不还。

于穆高皇,功德兼隆。称天以诔,初谥未崇。载稽礼典,扬徽垂鸿。涓日之食,登进庙宫。

贵宅多嘉树,先秋有好风。情闲离阙下,梦野在山中。露色浮寒瓦,萤光堕暗丛。听吟丽句尽,河汉任西东。

西岩一磬长,僧起树苍苍。开殿洒寒水,诵经焚晚香。竹风云渐散,杉露月犹光。无复重来此,归舟凌夕阳。春寻采药翁,归路宿禅宫。云起客眠处,月残僧定中。藤花深洞水,槲叶满山风。清境不能住,朝朝惭远公。

道德五千言,屡读殊隐奥。颇能分句法,已自到微妙。治国与修身,篇篇言上道。讲解七十家,识者自知要。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鍼垂露。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绿源去未穷,夹岸树蒙蒙。弱蔓低侵水,残芳不隐丛。浣衣思越妇,折笋拟江童。薄暮回船处,潭鱼动镜中。

渌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浓。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云遍窗前见,荷翻镜里逢。将心托流水,终日渺无从。

凭高莫送远,看欲断归心。别恨啼猿苦,相思流水深。翠云南涧影,丹桂晚山阴。若未来双鹄,辽城何更寻。

夷俗华风事事违,矫情随物动非宜。腥膻肴膳尝皆遍,繁促声音听自悲。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缁。退之南食犹成咏,若到穷荒更费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