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沈寿榕的《何时(其三)》
拼音和注音
dà jiàng lì gōng fáng nèi wài , xián rén zé bèi yǒu chūn q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立功:建立功绩:~受奖。一人~,全家光荣。在救灾中他可立了大功。
大将:大将dàjiàng∶军衔。将官的最高一级∶比喻某一集团中的重要人物[high-rankingofficer]∶高级将领的泛称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贤人:贤人xiánrén德才兼备的人。《庄子.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
内外:(名)①内部和外部;里面和外面:长城~,白雪皑皑。②表示概数;上下;左右:年龄在五十~。
责备:(动)原意是要求人尽善尽美,后指批评指责别人。[近]指责。[反]称赞|原谅。
沈寿榕
不详
原诗
二十年中电火流,追思旧恨迸新愁。
才多早发盈庭议,计拙终成筑室谋。
大将立功防内外,贤人责备有春秋。
四牵五饵卫常事,贾谊缘何哭便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