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自劝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wēi hān jìng zuò wèi néng mián , fēng xiàn xiāo xiāo dǎ chuāng zhǐ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静坐:1.排除思虑,闭目安坐。2.气功疗法用静坐来治疗疾病。3.抗议或请愿的一种方式。
未能:不能。
窗纸:亦作'窗纸'。糊在窗上的纸。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急景凋年急于水,念此揽衣中夜起。
门无宿客共谁言,暖酒挑灯对妻子。
身饮数杯妻一盏,馀酌分张与儿女。
微酣静坐未能眠,风霰萧萧打窗纸。
自问有何才与术,入为丞郎出刺史。
争知寿命短复长,岂得营营心不止。
请看韦孔与钱崔,半月之间四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