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祠前写望

云霞千古事,桃李旧花颜。
芳信沈青鸟,空祠掩暮山。
香传一座暗,柳匝万家闲。
那复伤神所,河昏落日间。

作品评述

王母祠前写望,云霞千古事。
王母祠的前面是我写下的心愿,我希望云霞之间的景色能流传下去,留在千古。

桃李旧花颜,芳信沈青鸟。
桃花和李花的颜色已经褪去,但它们的芳香却被深色的青鸟能带给人们。

空祠掩暮山,香传一座暗。
空荡荡的祠堂被暮色覆盖,但香气仍然散发着,传递着神秘的信息。

柳匝万家闲,那复伤神所。
柳树围绕着万家的园子,人们从容自在地生活着,再也不用过于担心伤神的事情。

河昏落日间。
当河流昏昏沉沉的时候,太阳也慢慢落下了。

这首诗描绘了王母祠前的景色和氛围,通过诗人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片宁静与美丽的氛围。诗人通过描述桃花、李花、青鸟和祠堂的景象,向读者传达出一种岁月静好、自然恢弘的感觉。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人们环境宜人、生活从容的状态。整首诗充满了唐代时期特有的山水诗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的追求与赞美。

作者介绍

生活在唐代的诗人喻凫是一位非常典型的江南才子,《唐才子传》卷七记载了他简短的生平,《唐才子传》中载:“凫,毗陵人,开成五年,李从实榜进士,仕为乌程县令,有诗名。”1458作为进士出身,喻凫一生创作甚丰,但《全唐诗》仅收录喻凫诗一卷又一首,计65首。这也是他一生之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诗词推荐

秋入长沙县,萧条旅宦心。烟波连桂水,官舍映枫林。云日楚天暮,沙汀白露深。遥知讼堂里,佳政在鸣琴。

唐摹之传取奇古,仿佛硬黄疑此楮。我从眼力别瑶{斌去文加王},安得庸奴字如许。

三入承明不知举,看人门下放门生。

莫叹鬓如雪,且教心似灰。

好静从古始,尚恩极今时。宁使举国贫,勿与一士遗。熙宁固前辙,元佑诚良医。我亦欲宴兴,人方乏朝炊。持之讯人杰,人杰良自疑。

我瞻西郊,云停不雨。鸡栖乱山,十舍千阻。一书缄春,慰厉存抚。望之或违,搔首企伫。停云酾之,蜚雨蒙蒙。启筒有获,如渴吸江。孤月河汉,轻飔牖窗。忆侍诲色,杖屦后从。盱衡推予,褒衮俪荣。靡怀不倾,靡言不情。会晤良难,欻然西征。孰谓愁斛,无自而生。竹萌触雪,粟花缀

殊重平生邴曼容,退身能勇自为雄。盛衰付与枕中梦,福禄犹嗤塞上翁。松菊渐荒三径合,鹤猿悮怨故山空。苍苔满地尘凝席,惟有萧萧蕙帐风。

自己阳生,正是中虚,静极动时。默地雷微震,冲开玉户,天心朗彻,放下帘帏。真火冲融,灵泉复凑,不昧谷神何险危。自然妙,若三川龙跃,九万鹏飞。中中二土成圭。意眷恋浓如母护儿。这恍惚真容,不空不色,窈冥妙象,无识无知。命住丹圆,全真体道,奋志精修休自迟。收功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红笺白纸两三束,半是君诗半是书。经年不展缘身病,今日开看生蠹鱼。

子陵江海客,本非沮溺伦。仁义立奇论,岂果忘吾民?狂奴作故态,飘然归富春。客星犯帝座,太史奏天文。故人信符谶,三分等浮云。

桑柘穷头三四家,挂罾垂钓是生涯。秋风忽起溪滩白,零落岸边芦荻花。

曲屏谁画小潇湘,雁落秋风蓼半黄。云澹雨疏孤屿远,会令清梦到高唐。

凌波台畔花如剪,几点吴霜。烟淡云黄。东阁何人见晚妆。江南春近书千里,谁寄清香。别墅横塘。鼓角声中又夕阳。

清晓渡横江,江上月寒霜白。寂寞断桥南畔,有一枝春色。玉肌孤瘦恰如伊,此际转相忆。且道这些烦恼,看几时休得。

此别不可道,此心当报谁。春风灞水上,饮马桃花时。误作好文士,只令游宦迟。留书下朝客,我有故山期。

玉树歌声泽国春,累累辎重忆亡陈。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晚芳开欲尽,落叶满林楸。风色转寒候,雨声鸣暮秋。清游殊有碍,归兴浩难收。何日逢开霁,天还解客愁。

格与功俱造,何人意不降。一宵三梦柳,孤泊九秋江。擢第名重列,冲天字几双。誓为仙者仆,侧执驭风幢。

朝读易一卦,时钞史数行。花开聊把酒,睡起独焚香。寂寂市声远,悠悠村日长。吾衰尚何恨,儿女解耕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