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林朝崧的《五月一日沧玉、锡祺、笛亭、槐庭、藻云及舍侄仲衡集予无闷草堂,喜而有作(其三)》
拼音和注音
chóu xī zhī yīn duō jiàn qì , zhū jūn yóu shǎng bó yá x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诸君:1.各位。2.古称年长的男女为诸君,年轻的男女为吾子。
畴昔:(书)(名)往日;从前。
伯牙:古代传说人物。春秋时民间琴师。善奏《高山流水》。与钟子期友善。
见弃:被遗弃。嫌弃我。
林朝崧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原诗
佣耕奉母岂能贤,隔断尘嚣地自偏。
陶令闲情消秫酒,邵平生计托瓜田。
时危碧海栽桑后,身老青山学道年。
畴昔知音多见弃,诸君犹赏伯牙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