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澹常高枕。

作品评述

诗词:《句》
朝代:宋代
作者:仲昂

虑澹常高枕。

中文译文:
思虑淡泊,常常高枕。

诗意:
这首诗词是宋代仲昂创作的一首短诗。诗人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淡泊的生活态度。他的思虑深远而平和,让他能够安然地躺在高枕之上。这种心境体现了作者对于世俗烦扰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赏析:
《句》是一首简短而精炼的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生活态度。诗人以"虑澹"来形容自己的思虑,这两个字意味着心境的宁静和淡泊。"常高枕"则表达了他长期以来保持这种宁静心态的状态。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传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这首诗词所表达的心境和态度,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脱尘嚣的精神追求。它鼓励人们在繁忙和喧嚣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泊,以此来体验真正的自在和宁静。这种追求内心舒适和超脱尘嚣的精神情怀,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士人的常见主题之一。

总体而言,《句》这首诗词通过简短而精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宁静和超脱的追求。它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引发人们对于内心自在和超凡脱俗的思考。

诗词推荐

吾师自有庵,何必从人借。闻道架虚空,大千同一舍。

踏云课园丁,趁雨锄菜甲。土甘春绕畦,烟重晓携锸。毋令蔓草滋,旋拾枯篠插。诗肠风露香,碧脆已可搯。谁言庾郎贫,未觉三韭乏。那知世有人,犹嫌万钱狭。

如来宝杖亲踪迹,莫比世间闲戏剧。有时唤作没弦琴,忽然又道无孔笛。

南江一道水分明,寂寂扁舟不记程。回望家山在云际,梦魂犹对短书檠。

武帝求仟不得仟,王乔端坐却升天。有心用处还应错,无意求时又宛然。

天意分明道已光,春游嘉景胜仙乡。玉炉烟直风初静,银汉云消日正长。柳带似眉全展绿,杏苞如脸半开香。黄莺历历啼红树,紫燕关关语画梁。低槛晚晴笼翡翠,小池波暖浴鸳鸯。马嘶广陌贪新草,人醉花堤怕夕阳。比屋管弦呈妙曲,连营罗绮斗时妆。全吴霸越千年后,独此升平显万方。

沟西直下看芙蕖,叶底三三两两鱼。若比濠梁应更乐,近人浑不畏舂鉏。

恶声不入伯夷耳,严陵拂袖钓寒水。古来豪杰例幽居,佩{革遂}肯随舟人子。造化炉中忽为人,笑笑随缘又何嗔。细语粗言俱入妙,醉中不必更陶真。年来三复韦编绝,得趣无多一味拙。物外翛然我已仙,不愁石髓坚如铁。

思量前事不堪寻,牢落余情满素琴。四海岂无腾跃路,一家长有别离心。道从汩没甘雌伏,迹恐因循更陆沈。寂寞谁应吊空馆,异乡时节独沾襟。簟卷两床琴瑟秋,暂凭前计奈相尤。尘飘马尾甘蓬转,酒忆江边有梦留。隋帝旧祠虽寂寞,楚妃清唱亦风流。可怜别恨无人见,独背残阳下寺楼。

风急水欲立,日暮山争深。双席落洲渚,几家新柳阴。

三十年前,爱买剑、买书买画。凡几度、诗坛争敌,酒兵取霸。春色秋光如可买,钱慳也不曾论价。任粗豪、争肯放头低,诸公下。今老大,空嗟呀。思往事,还惊诧。是和非未说,此心先怕。万事全将飞雪看,一间且问苍天借。乐馀龄、泉石在膏肓,吾非诈。

灵藤为拄杖,白净色如银。得自高僧手,将扶病客身。春游不骑马,夜会亦呈人。持此归山去,深宜戴角巾。

隔林看日落,出户对天行。久乱人情变,长贫心事明。虹拖城郭势,河泻甲兵声。谁似秋来水,能于浊世清。

万壑无声海不波,一窗油纸暮春和。醉眠陡觉氍毹赘,围坐翻嫌榾柮多。水暖玉池添漱咽,花生银海费揩摩。端如拥褐茅檐下,祗欠乌乌击缶歌。

吾君设礼闱,谁合学忘机。却是高人起,难为下第归。出关心纵野,避世事终稀。莫更今秋夕,相思望少微。

曾井有泉消毒瘴,程江无屋祠高贤。

公堂寂无事,默会拥重裘。余霰竹上集,寒风日飕飕。哀鸿不停征,好鸟鸣相求。君能于此时,为我发新讴。上言有年庆,幸免刺史忧。下言美光景,宜以欢燕酬。名园抑城角,亭观俯清沟。松桂有佳色,芳梅朱白稠。晨昏傥霁止,当复从君游。

步虚声裹碧云飞,佩玉珊珊谒紫微。月浸刚风鸾鹤过,仙都道士拜章归。

风色忽西转,坐为千里分。高帆背楚落,寒日逆淮曛。断烧缘乔木,盘雕隐片云。乡关百战地,归去始休军。

顽石连卷裹绿苔,人传桑苎手亲开。谁言天地无情物,却解殷勤唤客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