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戏赋云山

何人半夜推山去。
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
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作品评述

【注释】:
①作于庆元二年(1196)秋冬之交,其时稼轩当已迁徙铅山瓢泉新居。云山:据词意,当为白云笼罩之山。稼轩赋云山词共四首,此第一首。  题曰“戏赋”,用意命笔,自见欢快诙谐。观其写云山奇景,无非云来山隐,云去山现,但一经夸张渲染,波澜起伏,便觉风趣异常,且不无禅理寓焉。不说青山隐于浮云,却说浮云将山推走。以下溪头寻山,故弄玄虚,极写“山重水复”,正为下片“柳暗花明”出力。下片果然风起云散,还我天柱云峰。通篇情调开朗乐观。
  ②“何人”两句:是谁夜来把青山推走?想来是四面浮云作怪。按:此写浮云遮山。《庄子·大宗师》:“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黄庭坚《次韵东坡壶中九华》诗:“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
  ③“常时”两句:谓平时常见青山,而今遍寻不见。
  ④“西风”两句:突然西风吹散浮云,青山又呈现眼前。瞥(piē撇)起:骤起。云横度:浮云横飞。天一柱:天柱一根,即指青山。
  ⑤“老僧”两句:谓山间老僧欣喜青山无恙。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 ),辛弃疾由于上饶(今属江西)带湖寓所毁于火,遂徙居位于铅山(今属江西)东北境的期思渡别墅。那里有一汩清泉,其形如瓢,词人因名之为“ 瓢泉”。这首词就是作者居住在瓢泉寓所期间写成的。内容如题 ,乃吟咏云山之作。这首词虽然题为“戏赋云山 ”,但所着力描述的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的瞬息万端的变化,但字里行间似乎寄寓着词人这样一个信念:虽然坚持抗金北伐的力量,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但是,就象大雪压不垮青松一样,这股抗金力量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逐渐强大,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开首两句点题。上句设问,下句作答,这比直说青山被浮云所遮盖,更耐人寻味。而且,由于用了拟人手法,还大大密切了物我关系,使我们仿佛看到了词人那种翘首凝望、喃喃自语的情态。起句用典,《庄子·大宗师》云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庄子这段话是为抒发他有藏必亡的虚无观点立论的。后来黄庭坚《次韵东坡壶中九华》诗曾用其字面 ,句云:“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 。”以作者的词句同黄氏的诗句相比较,黄氏的“持”字径从《庄子》语中“负之而走”的“负”字而来,稍显得拘泥朴实;而词人的“推”字,则显得空灵巧妙,更切合青山被浮云所笼罩的景象。可见,用典的巧拙,不在于能否师其字面 ,而在于能否即景会心 ,缘事而变化。而“四面浮云猜是汝”句,何以用“猜”而不用“知”?盖“知”字判断的意味太浓,和起句的诘问语气不相搭配,且使本句也显得呆滞;而著一“猜”字,不仅和起句的诘问语气相吻合 ,而且还使全韵灵动活泼,声情若掬 。歇拍一韵紧承前韵 ,通过描述自己寻觅“常时相对两三峰”的行动和“走遍溪头无觅处”的结果,进一步证实青山被浮云所笼罩,并隐然透露出词人的遗憾心情。词人为什么如此执着地寻觅“常时相对”的青山 ?因为青山是他闲居瓢泉期间的知音,也是他光明磊落的人格的真实写照 。“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 。”(《浣溪沙·瓢泉偶作》)“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贺新郎·邑中园亭⋯⋯》)你看,词人对青山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啊!怪不得他要殷勤寻觅呢。
词的上片写青山被浮云遮覆的忧虑,下片则写重睹青山的喜悦。下片两句笔锋一转 ,景象突然一变:西风乍起,浮云飘散,忽然看见平时与之相亲相爱的青山象擎天巨柱一样,岿然耸立在东南天际。说写词人重睹青山的喜悦,可又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上句的“瞥起”和下句的“忽见 ”,来表现作者在刹那间的感情变化。如果说下片一韵着重写浮云散而青山见的自然景观须臾间的变化的话,那么结拍一韵还不该直接抒写重睹青山的喜悦心情吗 ?作者偏不这样,而是宕开笔墨,描写了一个老僧看到青山依然挺立东南天际时的欢快举止和情态,通过老僧之喜来映衬词人之喜。这样写不仅多一层曲折,而且还丰富了词境,说明热爱青山 、关心青山是否依旧的,正大有人在,那老僧即其一例也。
这首词虽然题为“戏赋云山 ”,但词人对他吟咏的对象并未作十分精细的描绘和刻划,而是抓住自然界客观景物的倾刻变化,以轻快明朗的笔调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寓意深刻,并非平淡之叹。这首小词的格调明快疏朗,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落职闲居期间积极乐观的一面。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白在东都元已薨,兰台凤阁少人登。冬瓜堰下逢张祜,牛屎堆边说我能。

玉楼春

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嶒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

玉楼春

孟轲死后惟董子,道义两言扩古今。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

玉楼春

戍楼吹角起征鸿,猎猎寒旌背晚风。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山河惨澹关城闭,人物萧条市井空。只此旅魂招未得,更堪回首夕阳中。

玉楼春

英藩筑外馆,爱主出王宫。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玳梁翻贺燕,金埒倚晴虹。箫奏秦台里,书开鲁壁中。短歌能驻日,艳舞欲娇风。闻有淹留处,山阿满桂丛。

玉楼春

正与刘梦得,醉笑大开口。适值此诗来,欢喜君知否。遂令高卷幕,兼遣重添酒。起望会稽云,东南一回首。爱君金玉句,举世谁人有。功用随日新,资材本天授。吟哦不能散,自午将及酉。遂留梦得眠,匡床宿东牖。

玉楼春

顺水风吹顺水船,全家水上作飞仙。犹疑五老瞠居后,不觉九华参在前。萧飒自怜双鬓发,应酬不暇许山川。腐儒易动还多事,三老齁齁倚柁眠。

玉楼春

九万垂云翼,胡为乃倦飞。丘园聊偃息,岩阜故因依。蝶栩新酣睡,鸥驯久息机。只应与风景,相赏莫相违。

玉楼春

自作诗中祖,翁难子更难。波澜千偈阔,光焰九霄寒。觅著由来远,成时自好看。头头见成字,谁道要吟安。

玉楼春

一瓶离日外,行指赤城中。去自重云下,来从积水东。攀萝跻石径,挂锡憩松风。回首鸡林道,唯应梦想通。

玉楼春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玉楼春

郁密林亮十丈馀,包罗万象偏方隅。吴王剑沼连巴峡,庐追飞泉贯具区。贾老华夷分寸尺,辋川花柳较锱铢。别来不恨江湖远,只在君家聚米图。

玉楼春

黄金出鑛断前疑,岸走舟安觉所欺。动目是渠摇湛水,聚萤无我灼须弥。翳消便见飞华尽,机迅将知击电迟。识得堆堆庵内主,外魔那得得藩篱。

玉楼春

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迩英阁前有双槐,樛然属地如龙形。)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蝌蚪光射天。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

玉楼春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玉楼春

逐胜阙勇功,饯春无少色。出门欲何向,坂丸随所击。百年余几何,十步复一息。同来二三子,楚楚颇修饰。行前强老夫,径捷疲峻陟。山门开烟霏,禅房闭岑寂。口燥沾茗椀,久厄此为德。逐日下西山,草路荒不识。回溪转钩曲,门径入绳直。故人喜领客,内愧积腹臆。所来为亲旧,扫除

玉楼春

千寻双剑截不断,一片闲云飞过来。

玉楼春

江湖萧散葛天民,敕放还山一幅巾。老去饥羸惟恃粥,病来举动每须人。道穷举世知心少,学进吾儿著语亲。更有一端差自慰,短檠不作白头新。

玉楼春

露盘滴时河汉微,美人灯下裁春衣。蟾蜍东去鹊南飞,芸香省中郎不归。

玉楼春

亭前绝壁下飞瀑,天风夜半吹韶咸。疑是银河天上不,壮士挽落千丈岩。

玉楼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