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戏题

历历从何起,冷冷与耳谋。
人言衰相现,我以妄心求。
远磬山房夜,寒蜩陇树秋。
圆通无别法,但自此根修。

作品评述

诗词:《耳鸣戏题》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中文译文:
耳鸣戏题,从何时开始,冷冷地困扰着我的耳朵。人们言谈中显露出衰败的相貌,而我却带着妄想的心追求着。在遥远的磬山房里,夜晚里的秋蝉声和寒冷的陇树在交织成一幅秋天的画卷。圆通的境界没有其他的方法,只能通过自己的修行来实现。

诗意和赏析:
《耳鸣戏题》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的作品,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思考。

诗中描述了作者耳鸣的困扰,耳鸣是一种病症,常常令人苦恼而无法摆脱。这个形象的引入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显得冷冷清清、孤寂而沉重。

接着,诗人提到了人们言谈中的衰败相貌,可能是指时代的动荡和社会的变迁,展现了作者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思考。然而,与他人不同的是,诗人并不满足于眼前的现状,而是怀着妄想的心追求着更高的境界和意义。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夜晚的磬山房、秋天的蝉声和陇树的寒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美的氛围。这里的景物和声音都带有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意味,与诗人内心的追求相呼应。

最后两句"圆通无别法,但自此根修"表达了诗人的修行心态。圆通是佛教用语,指的是通达一切法的境界。诗人认为要达到这种境界并没有其他的方法,只能通过自身的修行来实现。这种修行是从内心的根本修正开始的,意味着要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升华。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对境界追求的执着,通过对冷静、寂寞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种内心的深沉和超脱。这首诗在形式上简练而富有节奏感,在意境上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篇章虽漫往,悃愊讵能通。待子应无恙,临池定有功。绮疏群木杪,倒影乱流中。何日陪康乐,登临兴未穷。

水泛牌头五里亭,尚留破庙压空坰。松萝阴覆鸦群怪,里社声传土偶灵。幡袅欹竿三丈赤,溪分荒藻数丛青。头陀强解愚夫卜,瓶缶花香带肉腥。

晓云低。是残暑渐消,凉意初至。翠帘燕去,觉商飙天气。凝华吹、动绣额,乍殿阁、金茎风细。夜雨笼微阴,满绮窗、疏影响清吹。轻颸嫩细透衣。想宵长漏迟,香动罗袂。戏曾计日,忆宾鸿来期。杯盘排备宴适,乍好景、心情先喜。待淡月疏烟里,试寻岩桂蕊。

崇阁瞰方池,池边绿树围。披襟临水坐,宁复畏炎威。

代远已难问,累累次古城。民田侵不尽,客路踏还平。作穴蛇分蛰,依冈鹿绕行。唯应风雨夕,鬼火出林明。

斯莲君子花,几为佛所污。先生独拈出,万世知向慕。

白髯萧飒一愚公,独立蒙蒙细雨中。羊踏寒蔬新少梦,鱼生空釜久谙穷。残编幸有圣贤对,闲话岂无邻曲同?衒鬻才名非老事,小诗信笔不能工。

秉彝同是得天生,道在其中本自明。气为禀来微有蔽,欲因感处复多萌。磨砻须到十分粹,克治全教一味清。从此洞然无别体,真元辉露日光星。

城上秋风木叶飞,城中思妇捣寒衣。谁怜此夜肠空断,独恨经年戍不归。声度陇云传玉塞,心随关月到金微。相思更有残机锦,愿逐长安一雁飞。

想当年、龙舟凤?,乐宸游、摇曳锦帆斜。伤心是,御香染处,树树栖鸦。

豹尾引黄幡,宣麻金殿。雨露恩浓自天遣。搢绅交誉,最乐至诚为善。信知宗姓喜,君王眷。宝炬密香,玉卮波滟。醉拥笙歌夜深院。西清班近,雅称元戎同燕。要看茅土相,貂蝉面。

一阳不受群阴壅。残历行间冬破仲。云低吹白腊寒浓,梅小绽红春意重。湖山千里勤飞控。淑气冲融披水冻。笑携雨露洒民心,暗聚精神交帝梦。

身不入莲社,意非同漆园。间来阅风物,归去老山村。气味故相许,渊源须细论。灯前秋夜永,未可付忘言。

山寺取凉当夏夜,共僧蹲坐石阶前。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衣汗稍停床上扇,茶香时拨涧中泉。通宵听论莲华义,不藉松窗一觉眠。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秀钟天柱产灵芝,造就仙芽发嫩旗。采向先春烟露里,喊山凤尾岂为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明驿墙 一作: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万瓦如鳞百尺梯,遥看突兀与云齐。宝帘风定灯相射,绮陌尘香马不嘶。星陨半空天宇静,莲生陆地客心迷。归途细踏槐阴月,家在花行更向西。

万里一天碧,百怀双鬓秋。凄其占后会,展也企前修。风露昂藏鹤,烟波浩荡鸥。书来如觌面,香满藕花洲。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暴虎入门,懦夫奋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