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

作品评述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雨夜中对于人生的思索和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早已催织鸣快,轻装行走山重。
寒灯映照高楼,秋雨中闻到钟声。
用白法调动狂象,借玄言询问老龙。
有谁留意这蓬径,只会空愧追求羊踪。

首先,“黎拾遗昕裴秀才迪”是诗中人物的名字,可能是指诗人王维的一位友人或同辈。诗的第一句“早已催织鸣快”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和急促的笔触,意味着诗人已经迎来了秋天的到来。

第二句“轻装行走山重”,表明诗人带着轻巧的衣物,行走在秋山的重峦叠嶂之间。这句诗也揭示了诗人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而主动离开世俗,远离繁重的束缚。

第三句“寒灯映照高楼”,描述了诗人在高楼上静静坐着,寒冷的灯光映照在他的面前。这里的“高楼”可能是指僻静且寂寞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高度和远大的境界。

第四句“秋雨中闻到钟声”,描绘了一个漏夜有雨的秋夜景象,古老的钟声在这寂静的夜间格外清晰。这里的钟声可能代表着时间的流转和诗人对于生命瞬间流逝的感慨。

第五句“用白法调动狂象”,借用法术来驱赶狂野的大象,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一种神秘的力量来探索生命的奥秘和灵性的追求。

第六句“借玄言询问老龙”,诗人则通过神秘的言辞向老龙请教,寻找大道和领悟。

最后两句“有谁留意这蓬径,只会空愧追求羊踪”,诗人表示自己的追求和思索可能在其他人眼中被忽略或被人们嘲笑。同时,羊踪可能暗示着易于追求但不具备真正意义的东西,而诗人的追求却超越了这些浅薄而世俗的追逐。

通过这首诗词,王维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思考与追求,以及对于内心平静和宁静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意味较强的形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给人以深沉、寂寥和超脱尘世之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特征和写景抒怀的风格。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歷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赋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復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祕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勅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者流,时论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雁起平沙晚角哀,北风回首恨难裁。淮山已隔胡尘断,汴水犹穿故苑来。紫色蛙声真倔强,翠华龙衮暂徘徊。庙堂此日无遗策,可是忧时独草莱。

哲理

不识本家元宝贝,汩没缘尘生死快。阿赖耶识藏无明,十八界缠缯网盖。贪嗔痴,常在在,心镜空花分内外。不知四大假成躯,妄执六尘增渴爱。迷此心,有三界,大地茫茫谁晓解。依师戒定学看经,闻通真空即生怪。世间物,无不坏,唯独法身镇长在。毛吞巨海有谁知,芥纳须弥实奇最。

哲理

短棹舣湍石,华月满汀洲。应知孤客无寐,特地照离忧。谁念姮娥单枕,寂寞广寒宫殿,亦自□□□。□□□□□,□□□□□。□怜我,尘满袖,雪盈头。两乡千里萦恨,何事不归休。遥想闺中今夜,夜久寒生玉臂,犹自倚高楼,别泪入湘水,归梦绕鄜州。

哲理

身如客雁寄汀洲,北望休登王粲楼。残雪朔风惊岁晚,早梅新柳动春愁。免遭斤斧甘无用,敢向波涛较善游。奔走尘埃欲归去,勒移恐作故山羞。

哲理

先生自寿,拥衾寒、重赋凌云游意。我有大儿孔文举,弱冠骎骎暮齿。桃已三偷,树犹如此,前度花开几。蓬莱可塞,还童却老无计。为此援笔翩翩,大江东去,好似歌头起。寄与两家孙又子,长看以文为戏。某所某公,同年同月,谁翦招魂纸。前三例好,不须举后三例。(槐城廿一日生)

哲理

寒溪随山回,修竹隐深寺。颇逢老僧谈,能亿先到事。白栝圣君怜,绯花土人莳。不到三十秋,依稀犹可记。

哲理

吴郡声名顾与张,龙门当日共升堂。青衫始见登华省,丹旐俄闻入故乡。含泪孤儿生面垢,断肠慈母满头霜。嗟君十载人间事,不及南柯一梦长。

哲理

圣主忧勤致治平,仁风惠泽被群生。自然四海归文德,何用灵符号辟兵。

哲理

野塘春水绿迢迢,上有东风弄柳条。晓日已穿东岭出,轻寒犹欲战驼毛。

哲理

伊昔羊尹临丹阳,真率之名初滥觞。香山尚齿当会昌,卧云不羡坐岩廊。七人各列官与乡,年德俱高世所臧。丙午同甲遥相望,清谈生风相琅琅。耆英人物尤轩昂,赋诗远追白侍郎。文富归休寿而康,衣冠十二何锵锵。吾乡五老如雁行,至今月评尚推扬。家舅仕宦接王杨,眉寿遂及渭水姜。

哲理

千林犹自绿,一树独能红。午霭全收外,夕阳将坠中。画谁能事独,诗我故人工。物色凄凉甚,裴回讽咏同。

哲理

新营一间屋,种柳是前春。此地已逃俗,何时可卜邻。吟诗能愈疾,得酒自忘贫。九十头雪雪,多应笑野人。

哲理

昨宵风雨多,新愁乱无数。洛阳城西富贵家,旧时台榭今何处?枯藤古树栖老乌,败垣荒草藏狐兔。好花不见春风开,落花尽逐春风去。游子意何如?荡子情何诉?但见金谷流,映带邮亭路。三月四月杜鹃啼,往来客旅心凄迷。落日淡,孤云低。不如买取数斗酒,浩饮长歌高拍手。一醉之后

哲理

我生百无能,唯工说山水。洞宵天一柱,真仙昔居止。苍崖入九锁,修涧清彻底。层林仰首看,冷雾随起步。饶君俗到骨,至此换却髓。一亭巧当门,乃是压涧尾。便教宝玉做,思之未为侈。道人喜客来,先引玩清泚。源头放泉出,猛喷深壑里。顷刻百万丈,宁论尺与咫。冰涛卷雷鼓,滂湃

哲理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哲理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

哲理

万卷书生刘鲁风,烟波万里谒文翁。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毛生不肯通。

哲理

骐骥壮时,千里莫追。及其衰也,驽马先之。时与事会,谈笑指挥。时移事去,虽死奚为。

哲理

小雨冥冥暗市楼,无聊一日似三秋。穷愁顾我堆千斛,健笔期君回万牛。语怪未应书咄咄,身閒底用赋休休。晓来春到西窗外,唤梦一声黄栗留。

哲理

客路虽萍梗,心交真弟兄。悬知有时别,何忍独先行。彩服黄花酒,青云白玉京。寒蝉正凄切,回首得忘情。

哲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