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
红欲断、杏开素面。
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
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
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作品评述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翻译及注释

翻译
  雪巧妙地沁入兰花的花心,悄悄地粘上春草的草芽。仿佛想挡住了春风送来的温暖。雪花在碧瓦上很快融化,我知道昏暮时的寒意还很浅。桥面上行走,像漫步白云浮天。池沼澄净如明镜一般,雪花把万物打扮得轻柔细软。我想故乡必是落雪天寒,那里的层层帘幕四垂未卷,阻误了初归的双燕。

  杨柳才染上青色,初生的柳叶都变成千万只白眼,刚开的杏花也由红脸变成粉妆素面。当年的王徽之雪夜间去访旧友,到门口却又不见而返,因他根本不在乎见与不见。雪路难行,司马相如迟赴了兔园的高宴。深闺中又把熏炉点燃,赶制春衫的针线也开始放慢。只怕那穿凤纹绣鞋的佳人挑菜回来时,在灞上再与你相见。

注释
①甲:草木萌芽的外皮。
②行天入境:唐韩愈《春雪》“入镜鸾窥诏,行天马度桥”,以镜和天来喻地面、桥面积雪的明净。
③“旧游”句:晋王子猷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安道,至其门,未人即返,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戴。”
④“后盟”句:司马相如参加梁王兔园之宴,因下雪而迟到。上苑即兔园。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赏析

  咏物词主要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到南宋时,咏物词已进入成熟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更重视写作技巧和形式美。史达祖的这首咏物词以细腻的笔触,绘形绘神,写出春雪的特点,以及雪中草木万物的千姿百态。此词大概作于词人独处异乡时的某年初春。

  词的开头便紧扣节令,写春雪沁入兰心,沾上草叶,用兰吐花、草萌芽来照应“新暖”。春风怡怡,花香草绿,但不期而至的春雪却伴来春寒,“东风”、“新暖”一齐被挡住了。“巧沁”、“偷粘”,写的是在无风状况下静态的雪景。“谩凝”二句引申前意。春雪落在碧瓦之上,只是留下了薄薄的一层,“难留”二字更进而写出薄薄的积雪也顷刻消融,由此透出了春意。唐代祖咏《终南望馀雪》诗曾云:“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傍晚,又值下雪,理当寒冷,而暮寒“较浅”,更可见出确乎是春天即将要来临了。“行天入镜”二句,是全词中唯独正面描写春雪的。韩愈《春雪》诗云:“入镜鸾窥沼,行天马渡桥。”意谓雪后,鸾窥沼则如入镜,马度桥则如行天。以镜与天,喻池面、桥面积雪之明净,这里即借以写雪。“轻轻纤软”四字,写出了春雪之柔软细腻。天气并不严寒,又无风,雪花不易凝为大朵。因此,它才能沁入兰心,粘上草甲。前结两句,宕开一笔,以“料”字领起,展开想象。史达祖生于高宗绍兴末年,其祖籍是汴京,无缘省视家乡。此处“故园”当指他在临安西湖边的家。其《贺新郎·西湖月下》词有“同住西山下”之句,西山即灵隐山。这里用双燕传书抒发念故园、思亲人之意。重帘不卷乃“春雪”、“暮寒”所致,春社已过,已是春燕来归的季节,而重帘将阻住传书之燕。睹物伤情,异乡沦落之感溢于言表。

  过片续写春雪中的景物。柳眼方青,蒙雪而白;杏花本红,以雪见素,状物拟人,笔意精细。接着笔意一转,连用两典写人。“旧游忆着山阴”,用王徽之雪夜访戴逵,至门而返的典故:“后盟遂妨上苑”,用司马相如雪天赴梁王兔园之宴迟到的故事。梅溪颇具浪漫气质,面对一派雪景,不由想起古之文人雅士踏雪清游的情景,不禁心向往之。“熏炉”二句,上承“障新暖”及“暮寒较浅”之意。春天已来临,春雪却意外降临,使闲置不用的“熏炉”重又点起;春雪推迟了季节,冬装还得穿些时候,做春衫的针线且可放慢。后结二句补足前两句。“凤鞋”系妇人饰以凤纹之鞋。“挑菜”指挑菜节。唐代风俗,二月初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游观其间,谓之挑菜节。宋代沿袭了这种风俗。“灞桥”句又用一雪典。据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郑綮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这里扩展开来说,暗示即使到了挑菜节,仍是寒气未褪,人心倦出的因素仍在,暗示出词人心境在这大地复苏时节的凄凉仍旧。江浙一带有民谚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挑菜节下雪不足为怪。

  这首咏雪词立意上虽无特别令人称道之处,却给人以美感,而成为梅溪咏物词中又一名篇,其妙处全在于其精工刻划。此词题为“咏春雪”,却无一字道着“雪”字,但又无一字不在写雪。且全词始终紧扣春雪纤细的特点来写,“巧沁兰心,偷粘草甲”之春雪,决不同于“战罢玉龙三百万,败残鳞甲满天飞”之冬雪,“碧瓦难留”、“轻松纤软”均准确把握了春雪的特征。这首词咏物又不滞于物,前结及下片“旧游”以下六句,均不乏想象与议论。虚笔传神,极有韵味。梅溪精于锻句炼字,如“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这一联,以柳芽被雪掩而泛白称之“白眼”,又以杏花沾雪若女子涂上铅粉,而谓之“素面”。在不经意中用了拟人手法。“青未了”、“红欲断”,准确地把握了分寸,笔致细腻,空灵而不质实。后结二句,《花庵词选》谓其“尤为姜尧章拈出”,陆辅之《词旨》也将其录为警句,其长处也在于含蓄蕴藉。“凤鞋”借指红妆仕女,“挑菜”点明节令,“灞桥”隐含风雪。用一“恐”字领起,显得情致婉约,清空脱俗。姜夔评梅溪词“奇透清逸”,此词可为代表。

作者介绍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祖籍汴(今河南开封)。宁宗初韩侂胄擅权,爲韩堂吏。开禧三年(一二○七)侂胄败,被处黥刑。工词,有《梅溪词》一卷传世。今录诗二首。

诗词推荐

吏事要及民,何假须缘饰。是故西都儒,往往名背实。萍乡孙明府,抱负惟儒术。起家长此邦,为政皆有述。催科非我急,急民使滋殖。今夏戒艰食,粒米劝蓄积。种麦贵宿耕,禾孙视前绩。是我贤弟昆,三市俱鼎立。正之官南昌,大吏遭丝刻。为陈先世事,稍稍从吾律。窃尝叹斯人,当补

东风

谪居杜老尝东屯,波涛绕屋知龙尊。门前石岸立精铁,潮汐洗尽莓苔昏。野人相望来水住,扁舟时过江西村。窗中缟练舒眼界,枕上雷霆惊耳门。不堪水怪妄欺客,欲借楚些时招魂。人生出处固难料,流萍著水初无根。旌旗旋逐金鼓发,蓑笠尚带风雨痕。高斋雪浪卷苍石,北叟未见疑戏论。

东风

春湖柳色黄,宿藕冻犹僵。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

东风

浊醪能使客忘家,屈指归期已有涯。鱼化昨宵惊细雨,鹿鸣他日饮寒花。已谙江上肴蔬薄,莫笑衙前鼓笛哗。太守况兼乡曲旧,会须投辖止行车。

东风

寂光影里现全身,贵异天然迥出伦。家富儿奴偏得力,夜分灯火照西邻。

东风

魏武昔恢图,北平谭尚孽。卜邺筑新都,非徒三狡穴。将行迁鼎志,遽有分香诀。落日繐帷空,莫终歌舞阕。旋闻瀍洛上,载起苍龙阙。四叶不归东,苔花驰道绝。食槽识终验,挂饭期先决。扰攘百年间,覆车寻此辙。山川气象变,朝市繁华歇。白露复青芜,茫茫换时节。阴风吹葛屦,磷火

东风

闻子能知算,逢予屡索诗。诸公多妙语,老我更何辞。久客丹心苦,修途茧足疲。秋深风露冷,归去莫迟疑。

东风

两河庶事已堪伤,南客秋归路更长。台畔古松悲魏帝,苑边修竹吊梁王。山行露变茱萸色,水宿风披菡萏香。遥羡落帆逢旧友,绿蛾青鬓醉横塘。

东风

径山有个竹篦,直下别无道理。佛殿厨库三门,穿过衲僧眼耳。

东风

郎署领制诰,十年未上坡。冯唐空潦倒,卫绾是谁何。犹赖紫垣直,聊遮白发多。归田未有计,村树绿婆娑。

东风

峭寒漠漠入重貂,酒力欺人凝不消。春困苦多无处卖,客魂欲断倩谁招?一溪水浅梅枝瘦,四野云酣雪意骄。欲到前村无奈嬾,却寻归路度西桥。

东风

一阵复一阵,萧萧忽然至。空堂灯火昏,卧听惟独自。何哉人世间,有此恶滋味。能令伏枕人,百计不能寐。一般听雨愁,天下无可譬。郁郁沉沉然,探怀却无事。

东风

夜深来此倚阑干,千里楼台俯首看。月到天中花影正,露零平地草光寒。气清更觉山川近,意远从知宇宙宽。长啸一声云外落,几家儿女梦初残。

东风

去年腊日访孤山,曾借僧窗半日闲。不为思归对妻子,道人有约径须还。

东风

循除初虢虢,出谷重潺潺。骤或鸣琴瑟,幽疑杂佩环。茶经不载陆,瓢饮合居颜。借问龙君事,异辞纷莫删。

东风

魏驮山前一朵花,岭西更有几千家。石斑鱼鲊香冲鼻,浅水沙田饭绕牙。

东风

里苍负暄翁,聩然支离疏。饕虱缘缊袍,点缀颔下须。旁人劝翁扪,摇手一任渠。虱多转一疗,何庸事驱除。

东风

猎猎水芭蕉,如将隐士招。清风来处远,袢暑坐中消。

东风

舍前烟水似潇湘,白首归来爱故乡。五亩山园郁桑柘,数椽茅屋映菰蒋。翻翻小繖船归郭,渺渺长歌月满塘。却掩柴荆了无事,篆盘重点已残香。

东风

发枯穷律韵,字字合埙篪。日月所到处,姓名无不知。莺啼谢守垒,苔老谪仙碑。诗道丧来久,东归为吊之。

东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