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酒与崔诚老

雪堂居士醉方熟,玉涧山人冷不眠。
送与安州泼醅酒,从今三日是三年。

作品评述

《送酒与崔诚老》是苏轼(苏东坡)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雪堂居士醉方熟,
玉涧山人冷不眠。
送与安州泼醅酒,
从今三日是三年。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送酒给他的朋友崔诚老的情景。苏轼自称为"雪堂居士",表示他在雪堂中饮酒已经醉得很熟了;而崔诚则被称为"玉涧山人",意味着他是个在山间冷寂处居住的人。苏轼送给崔诚一坛泼醅酒,泼醅是一种浑浊的酒,也可指水果酒。苏轼说,从今天开始,三天就等于三年,暗示他们之间的友谊是非常深厚的,即使相隔三年不见,他们的情谊依旧如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苏轼和崔诚之间的酒宴情景,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友谊和忠诚的情感。诗中的"雪堂居士"和"玉涧山人"这两个称谓,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表现了两位文人的独特个性和生活境遇。苏轼以自嘲的口吻形容自己醉得熟练,把自己置身于雪堂之中,象征他自在随性的生活态度。而崔诚则被描绘成山间冷寂的人,寓意他安静深思的生活方式。

诗的结尾"从今三日是三年"是苏轼表达对友谊持久和珍贵的情感。他说即使三天不见,也相当于三年一般漫长,意味着他们之间的情谊不会因时间和距离而改变。这种深厚的友谊和真挚的情感是诗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以寥寥数语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它通过朴素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让读者在简短的篇幅内感受到了友谊的深厚和珍贵。这首诗词流露出浓郁的人情味和情感共鸣,是苏轼作品中平实而真挚的代表之一。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客程言浩渺,念此道里赊。秋林伤客情,霜叶色胜花。溪鱼不论钱,我饥岂无涯。何当见升平,四海如一家。

暮鹊投林意自深,向来一诺抵千金。面看逆旆有归色,足望穷途无好音。岁晚更怜霜点鬓,夜寒除是月知心。政应老死何须惜,或有遗书备访寻。

溶溶漠漠秋光淡,耿耿寥寥夜色清。不是灵根函爽气,如何醖得此香成。玉兔捣霜千万粒,凄风折作四花凝。广寒惯识朝真趣,一笑秋空意欲凌。

独骑瘦马破枯苔,要与高僧共茗杯。山阁云晴天上□,□帆潮紧日边来。藤阴树影东西缺,野色秋光左右□。□□中间无障碍,豁然宇宙一灵台。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小院菊残烟雨细。天气_凉,恼得人憔悴。被暖橙香羞早起。玉钗一任慵云坠。楼上珠帘钩也未。数尺遥山,供尽伤高意。伫立不禁残酒味。绣罗依旧和香睡。

有个秀才姓汪。住在祁门下乡。行第排来四八,做尽万千趋锵。

遂惬耽幽兴,披襟坐水湾。松枯涛不作,鸥澹梦常闲。漏月宽樵径,吞星避钓环。年来悲跼蹐,聊此破愁颜。

初登张公门,公子始冠帻。於今见公子,与我偕鬓白。山林坐语笑,宛我在公侧。岂惟貌如之,侃侃有公德。忆公营濑乡,许我归作客。我归公既逝,惆怅难再得。得子如得公,交怀我忻戚。漂摇将安往,税驾止一昔。寤言且勿寐,庶以永今夕。何时复能还,裹饭冶城宅。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十四字传和靖后,又传君际五言诗。

欲归未去两纷拿,何事回天力未加。九牧谁为十羊主,百冠当念一人髽。肘边有石心虽切,腰下无钱手谩叉。千万有人逢伯乐,为言龙种尚盘车。

历以寅为正,风从艮位来。桃符当壁写,竹户趁钟开。宿雨滋初茁,长年老不材。满庭青柏叶,惆怅独持杯。

令节争欢我独闲,荒台尽日向晴山。浑无酒泛金英菊,漫道官趋玉笋班。深愧青莎迎野步,不堪红叶照衰颜。羡君官重多吟兴,醉带南陂落照还。

大虚空重片光悬,何异初开混沌天。能办辛勤磨玉斧,不愁缺月不团圆。

残阳下西岑,暝色起平坂。林下一僧归,钟声烟际远。

梦断咨嗟故国寒,江湖风物共雕残。麻姑嫁时浪未息,织女支机石岂安。不许忠臣施一语,徒令志士起三叹。不患盗贼不扑灭,要使盗贼耕桑难。

逢君自乡至,雪涕问田园。几处生乔木,谁家在旧村。山峰横二室,水色映千门。愁见游从处,如今花正繁。

我发日已疏,尚喜鬓未斑。晴朝试一沐,但觉盘水宽。千梳发清快,凛凛肌骨寒。脱落等秋箨,光润如春峦。譬彼雨露滋,下泽枯蓬根。乌云犹半湿,霜叶不加繁。我生嗜疏懒,肯事形骸间。一月半不理,垢腻何由删。今辰新沐罢,快若沃狂澜。呼儿奉袜饮,为作椎结团。岁月寝相逼,欢娱

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送君偏有无言泪,天下关山行路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