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三年释奠六首

俨然冠缨,崇然斋庭。
百王承祀,涓辰惟丁。
于牲于酹,其从予享。
兴圣为徒,其德不攀。

作品评述

《大观三年释奠六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描述了一场庄严肃穆的祭奠仪式,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圣德的追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俨然冠缨,崇然斋庭。
庄严而庄重,高耸如帝王的冠冕和服饰,庭院庄严肃穆。

百王承祀,涓辰惟丁。
百位帝王代代相传,祭祀祖先,只有微小的我。

于牲于酹,其从予享。
献上祭品和美酒,这是我向祖先奉献的。

兴圣为徒,其德不攀。
兴起崇高的圣德,我愿意成为它的学生,但不敢攀附其高。

诗词通过描绘庄严的祭奠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祖先的尊敬之情。诗中的“冠缨”和“斋庭”形容了祭祀的庄重和庄严,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崇高的仪式感。作者谦卑地表示自己只是众多帝王中微不足道的一员,并通过献上祭品和美酒来表达对祖先的虔诚之心。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圣德的敬仰,表示愿意以虚心的态度追随圣人的德行,但又自知不能攀附其高。整首诗词在庄重中透露着对祖先和圣德的崇敬之情,展示了作者对传统礼仪和道德的重视。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昔在贤关日,雄飞接俊髦。家因登第起,名为谏君高。荷橐论思旧,牙旗出入劳,伤心淝水变,遗恨激秋涛。

将老蒙误恩,受吊不受贺。欲起尚迟回,积闲习成惰。向来二三子,相与守寒饿。一日不可无,三岁安得过。是时秋益高,夜永月初破。漏鼓已再更,坐者余几个。酒薄多可强,谈胜坚莫破。檐昏读字细,林缺瞻星大。吴吟未至慢,楚语不假些。怀远已屡叹,论昔先急唾。身世喜相违,真成

夙陪翰墨徒,深论穷文格。丽则风骚后,公然我词客。晚依方外友,极理探精赜。吻合南北宗,昼公我禅伯。尤明性不染,故我行贞白。随顺令得解,故我言芳泽。霅水漾清浔,吴山横碧岑。含珠复蕴玉,价重双南金。的皪曜奇彩,凄清流雅音。商声发楚调,调切谱瑶琴。吴山为我高,霅水

东逾弱水赤流深,夜得桃都息羽旌。地底日回天上去,金鸡如凤自交鸣。

入相何人问趣装,马蹄空笑十年忙。贫嫌舍北无莲馆,病喜风前有竹床。蜗趁苔痕升雨壁,萤依月色度昏墙。题诗欲寄高僧去,似觉身心与世忘。

叫入青云忆弟兄,影随双翮见分明。黄昏独过秋江上,自拣芦花歇又惊。

客送西州路,儿封北苑坟。凄凉蒿里挽,未必九泉闻。

三年奔走空皮骨,三年笛里关山月。中天月色好谁看,豺狼塞路人烟绝。寒刮肌肤北风利,牛马毛零缩如蝟。塞上风云接地阴,咫尺但愁雷雨至。

相看鬓似丝,始作弄璋诗。且有承家望,谁论得力时。莫兴三日叹,犹胜七年迟。我未能忘喜,君应不合悲。嘉名称道保,乞姓号崔儿。但恐持相并,蒹葭琼树枝。

春江潋潋清且急,春雨濛濛密复疏。一曲狂歌两行泪,送君兼寄故乡书。

连钱出塞蹋沙蓬,岂比当时御史骢。逐北自谙深碛路,连嘶谁念静边功。登山每与青云合,弄影应知碧草同。今日虏平将换妾,不如罗袖舞春风。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珠宫何岧峣,前江后层嶂。开山者何人,萧梁山中相。窃惟经营初,岂曰此幽赏。地灵宜仙事,境寂销俗相。既积惜水功,帝命使瀛丈。手泥烧丹灶,岁久化黄壤。石突古殿出,磵循阴廊响。道人如修静,我岂陶官长。偶结清净缘,下榻税尘鞅。夜报前溪渔,命将鱠享。撑篷待月来,架桨乘

苦吟海内知音少,独往江东问政频。我亦他山於此别,世无吾党更谁亲。六朝胡实皆新句,一代风流尚几人。话次傥怀无恙否,为将衰惰再三陈。

当年双璧甲科郎,未羡燕山五桂芳。奏赋何曾因狗监,谏书直乞罢鹰坊。聚萤窗冷韦编蠹,下马陵芜宰树苍。不是使君来北海,邦人岂识郑公乡。

天气冷涵秋,川长鱼正游。虽知能避网,犹恐误吞钩。已绝登门望,曾无点额忧。因思濠上乐,旷达是庄周。

风柔日薄江村路。一鞭又逐春光去。胡蝶作团飞。竹间桃李枝。醉魂招不得。一半随春色。桃李□无多。其如风日何。

握不成团拨不开,德云几度下崔嵬。有时行到海南岸,密密还从旧路回。

治世求才重,公朝校艺精。临轩升造士,入彀得群英。并蹑云梯峻,联登桂籍荣。庇民思善政,慈惠体予情。

老子观书倦,昏然睡思来。梦中谁唤醒,牖外瑞香开。只道花头细,能追国艳回。殷懃伴幽独,渠与一瓶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