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

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生涩紫鳞干。
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
苍藓静缘离石上,绿萝高附入云端。
报言帝座抡才者,便作明堂一柱看。

作品评述

《古松》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石延年。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直气森森耻屈盘,
铁衣生涩紫鳞干。
影摇千尺龙蛇动,
声撼半天风雨寒。
苍藓静缘离石上,
绿萝高附入云端。
报言帝座抡才者,
便作明堂一柱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松树。松树笔直的气势让人肃然起敬,它的铁皮粗糙,紫色的鳞片干燥。在阳光的照射下,松树的影子摇曳起伏,仿佛是巨龙和蛇在动态地游动。松树的声音震撼着天空,使风雨变得更加寒冷。青苔静静地覆盖在离石上,绿色的藤蔓高高攀附在云端。这棵古松像是在向帝王们报告天下事务的贤才,它就像是明堂中的一根柱子,高大挺拔地矗立着。

赏析:
这首诗以古松为主题,通过对松树的描写,展示了松树的威武和坚韧。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形象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松树的形态和气质。直立的松树象征着坚定和正直,它的外表坚硬而粗糙,表明了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积淀。松树的影子和声音与龙、蛇、风雨相联系,形成了一幅雄壮而有力的画面。在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将古松比作明堂中的一根柱子,既显示了松树的崇高地位,又暗示了它作为贤才的象征。整首诗气势磅礴,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坚忍不拔、正直不阿的精神追求。

总之,这首诗通过松树的形象描写,展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真正的贤才的赞美和向往。

作者介绍

石延年(九九四~一○四一),字曼卿,一字安仁,先世幽州(治所在今北京)人,家于宋城(今河南商丘)。真宗时,以三举进士补三班奉职。仁宗天圣四年(一○二六),知济州金乡县。后改通判干宁事、永静军。入爲大理评事、直集贤院。明道元年(一○三二),加馆阁校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一)。景祐二年(一○三五),通判海州(同上书卷一一六)。康定元年(一○四○),奉使河东(同上书卷一二七)。二年二年,以太子中臺、秘阁校理卒于京,年四十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四《石曼卿墓表》)。有《石曼卿集》(《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作《石曼卿诗》)一卷,《宋史·艺文志》作《石延年诗》二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石延年诗,以抄本《两宋名贤小集·石曼卿集》一卷(原本藏臺湾,北京图书馆有缩微胶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四部丛刊》本)等书所引。又清李振纲辑《石学士诗集》一卷(道光二十年刊本),较底本收诗爲多,今删其重出,以其所余参校诸书所引,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和残句合编一卷。

诗词推荐

少年不爱万金身,歌舞寻春愁送春。满眼纷华心寂寞,长安市上酒家人。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秀溪何处好?腊尾与春初。山色梅边净,人家竹里居。先生来得得,一笑意舒舒。归路无灯火,冰轮挂岭隅。

明月楼前可万家,凤山庵下日初斜。风流耆旧消沉尽,空睇寒江耿暮霞。

陟巘心已清,复此风雨蔽。高人疏凿余,理道颇超诣。卜筑谐素志,缁侣欣共济。修竹尚无恙,巢鹤亦数世。空山岚欲滴。近水石可憩。春睡朝旭升,夜语孤烛继。高扁出林麓,先垅记苗裔。严钟警晨昏,群岫罗扈卫。身同野鹿游,迹许巢父媲。蜗角自为雄,蚁磨卒至毙。靡怀半日羡,讵识

清寒池馆静无尘,岁岁相逢似故人。任遣墙头疑是雪,欲教园木早知春。

咄哉人世如飞烟,强欲和计垂千年。宁知鬼见拍手笑,曾不一瞬云埋阡。我於浮休等无二,诗卷留与荒山巅。平生梦想所不到,六国相印二顷田。古今一死百事足,安用老刻青瑶坚。海棠作堵锦步帐,柳花糁径拳毛毡。见成林壑伴茅堂,名付身后杯生前。山中物物各生意,春到岂论茅与荃。

骊阜镇皇都,銮游眺八区。原隰旌门里,风云扆座隅。直城如斗柄,官树似星榆。从臣词赋末,滥得上天衢。

世间好事。恰恁厮当对。乍夜永,凉天气。雨稀帘外滴,香篆盘中字。长入梦,如今见也分明是。欢极娇无力,玉软花欹坠。钗罥袖,云堆臂。灯斜明媚眼,汗浃瞢腾醉。奴奴睡,奴奴睡也奴奴睡。

手种苍筤数竿,筑亭相与枕书看。故知落落非春事,直有青青共岁寒。一壑自欣幽意足,三年独得此君欢。萧然风露千寻影,搔首哦诗独凭栏。

忙里偷闲慰晚途,春来日日在东湖。凭栏投饭看鱼队,挟弹惊鸦护雀雏。俗态似看花烂熳,病身能斗竹清癯。一樽是处成幽赏,风月随人不用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

莫道东南路不赊,思归一步是天涯。林中夜半双台月,洲上春深九里花。绿树绕村含细雨,寒潮背郭卷平沙。闻师却到乡中去,为我殷勤谢酒家。

村东主客群飞鸿,月明霜重声摩空。村西老人如瘦马,伏枥倦嘶天北风。村东村西无百步,杖履相寻还有数。儿啼妻病不出门,羞见梅花无好句。雪晴日出天无埃,故人蹑屣联翩来。明珠白璧满怀袖,使我一见双眸开。文章虽云一小技,妙处非难亦非易。染丝织锦未足工,点铁成金始为贵。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风惊电掣浮云飞,蛟龙奋跃猛虎驰。汉晋草法千载师,张颠藏真亦绝奇。一代精艺才数辈,遗墨千人万人爱。固知顿挫出腕力,亦用飞动生神采。

江水接淮水,扁舟去复回。客程官路柳,心事故园梅。活计鱼千里,空言水一杯。石屏有茅屋,朝夕望归来。

偶随舶棹上淮州,忽见霜凝尚此留。屡指云天谈故国,几从烟水理归舟。自知客子惊残岁,赖有斯人破旅愁。他日西窗剪银烛,巴山却话梦中游。

禅心直以山为体,不与终南捷径同。吟久白云生曲槛,定回明月在前峰。子牙钓石临溪古,博望槎源与汉通。自有山灵回俗驾,几人於此得相逢。

谢安致理逾三载,黄霸清声彻九重。犹辍珮环归凤阙,且将仁政到稽峰。林间立马罗千骑,池上开筵醉一钟。共喜甘棠有新咏,独惭霜鬓又攀龙。

十年汉上东风梦,依然淡烟莺晓。击马桥空,维舟岸易,谁识当时苏小。筹花斗草。任波浴斜阳,絮迷芳岛。笑底歌边,黛娥娇聚怕归早。京尘衣袂易染,旧游随雾散,新恨难表。燕子朱扉,梨英翠箔,留得春光多少。睛丝漫绕。料带角香销,扇阴讲杳。细倚秋千,片云天共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