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蒋子尚

偶随舶棹上淮州,忽见霜凝尚此留。
屡指云天谈故国,几从烟水理归舟。
自知客子惊残岁,赖有斯人破旅愁。
他日西窗剪银烛,巴山却话梦中游。

作品评述

《和蒋子尚》是宋代诗人曾协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在船上偶然遇见蒋子尚,两人谈及故国和旅途中的感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偶然跟随船只来到淮州,
忽然看到霜凝还在这里停留。
多次指着天空谈论故国,
时而从烟水中整理回舟。
我自知作为客人度过残年,
幸亏有你这位破除旅途愁苦的朋友。
将来的某一天,在西窗剪下银烛,
再次谈起巴山,仿佛在梦中游荡。

诗意:
《和蒋子尚》通过作者与蒋子尚的对话,表达了对故国和旅途生活的思念和感慨。诗中的船程和霜凝作为描述,意味着作者身处异乡,既感到无奈,又渴望回到故乡。作者与蒋子尚的交谈,使得心灵得到了安慰和抚慰,暂时解开了旅途中的忧愁。诗词最后展望未来,在将来的某一天,作者希望能够回到家乡,与蒋子尚坐在一起,黄昏时剪下银烛,在巴山之间畅谈梦中的游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情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船程和霜凝作为景物的描写,寓意着作者的旅途和流离之苦。与蒋子尚的交谈成为诗中的亮点,表达了作者在异乡中的孤独和无助,以及通过交流得到的安慰和勇气。最后两句诗,将目光投向未来,表达了作者对重逢故乡和亲友的希望和向往,展示了对家园的眷恋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情感的表达和意象的烘托,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作者介绍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诗词推荐

昨午秋阳尚壮哉,今晨莫待日光催。麻蒸一照三十里,底用金莲花炬来。

镜奁蚕出千黑蚁,钗梁梅小双青豆。吴娘十四未知愁,罗衣已觉伤春瘦。闲寻女伴过西家,斗草归来日未斜。睡睫蒙蒙娇欲闭,隔帘微雨压杨花。

巫山高,望不极。飞鸿欲度愁无力,我欲绝之乏羽翼。峡江水急荆门远,鱼龙游之不能转。下无舟楫上无梁,我欲济之忧力尠。

隐几今昔两个,卧床左右一边。正要脚根著地,莫教火焰烧天。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溪藤荡微风,溪水清见底。照映青藤花,摇摇不能已。仙人紫绮裘,啸咏溪光里。慨彼尘俗心,谁能此涓洗。

已乘云气翳凤麟,六百馀岁无斯民。想像璧月何当亲,虎头摩诘俱泯沦。谁其画者陆仲仁,远绍乃祖高无伦。

夜夜池上观,禅身坐月边。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若向空心了,长如影正圆。

贫无好物堪为信,双榼虽轻意不轻。愿奉谢公池上酌,丹心绿酒一时倾。惯和麹糵堪盛否,重用盐梅试洗看。小器不知容几许,襄阳米贱酒升宽。

朴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披帷月底理鸣筝,哀调澄于镜里冰。试使楚王闻一曲,可怜应不数安陵。

心造虚无外,弦鸣指甲间。夜来宫调罢,明月满空山。

夷甫风姿满坐头,濬冲电目照人明。更拈秋水长天句,来映清霜十月晴。援笔而成弥处士,摇毫不尽崔廷评。若容跛鳌追高步,勿卹驱尘小作程。

掬取长江供砚水,借将碧汉作蛮笺。兴来拈起如椽笔,大咏高吟欲上天。

半肩寒拥片残云,七佛相传直至今。破碎不堪提掇处,朝阳正好下金针。

蟠蟀吟空壁,秋深夜渐长。月华清似水,露气重于霜。醉后梦难记,兴来诗欲狂。西风何处笛,唤起客思乡。

智明而藏,净极而光。四大蛇非蛰,六窗猴不忙。因缘仍善应,机用更优长。觌面相逢出思议,自然随处露堂堂。

秋水涵空如镜净。满镜清寒,倒碧摇山影。药户谁抨圆玉静。碧纱人怯黄昏醒。丛桂小山寒井井。唤起江南,一叶莼鲈兴。先自新愁愁夜永。不堪宋□重提省。

惟王居法宫,玉帛来四裔。一朝启戎心,边城或昼闭。养生能体此,皆可阅千岁。利欲喜乘人,日夜劝自励。

习坎德天险,重离文日新。明内始照外,亨心方发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