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惠院

净惠荒涼寺,平林浅阜閒。
殿存碧支佛,门对赭亭山。
绕屋竹阴翠,沿阶苔晕斑。
雨中来托宿,却羡白鸥闲。

作品评述

《净惠院》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章谦亨。这首诗描绘了净惠院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净惠荒凉寺,
平林浅阜闲。
殿存碧支佛,
门对赭亭山。
绕屋竹阴翠,
沿阶苔晕斑。
雨中来托宿,
却羡白鸥闲。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一座荒凉而宁静的寺院——净惠院。寺院坐落在平缓的林地之中,景色宜人,给人以闲适的感觉。在寺院的殿宇中,供奉着一尊碧色的支佛,门对着高耸的赭亭山。寺院周围种满了翠绿的竹子,给屋子带来了一片阴凉。沿着台阶生长的苔藓使得台阶上呈现出斑驳的痕迹。在雨中,有人来到寺院中投宿,而作者却羡慕起自由自在的白鸥。

这首诗词以寺院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由和舒适生活的渴望。作者通过对净惠院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寺院的荒凉给人以安静的感觉,而自然景色的描绘则增添了一份宁静与舒适。作者在日常的喧嚣繁忙中,向往着能够像白鸥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写了净惠院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之情,展现了一种对心灵净化和追求内在宁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章谦亨,字牧叔,湖州(今属浙江)人。理宗绍定间知铅山县。嘉熙三年(一二三九)爲浙东提刑,兼知衢州。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七一有传。今录诗八首。

诗词推荐

似玉来投狱,抛家去就枷。可怜两片木,夹却一枝花。

王家傍绿池,春色正相宜。岂有楼台好,兼看草树奇。石榴天上叶,椰子日南枝。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移。

宫阙空悬胜绝奇,天然泉石画中窥。五峰指月攒寒玉,二水流云漾碧漪。鱼鸟身如游极乐,猿猴心似发菩提。沈沈钟鼓僧閒寂,客亦忘言自得之。

谦之绋翣迎归福,平甫灰钉送返莆。空累两家营后事,仅留四壁遗诸孤。学徒谁是单传者,史藁曾经乙览无。贫富皆当终牖下,招魂何处有神巫。

出郭暄欲暑,涉林清自秋。步随目力高,身与山气浮。飞来辛夷花,拾得莲叶舟。一声提壶庐。四顾丛薄幽。诘屈九曲屏,突兀十二楼。泉流涧级峻,云起峰阴稠。左摩紫髯兕,右拂苍鳞虬。牵衣憩更好,拥策登三休。上呼笙箫侣,下瞰锦绣州。豁落不平事,消融无涯忧。太极浩初判,此山

曾向溪边泊暮云,至今犹忆浪花群。不知镂羽凝香雾,堪与鸳鸯觉后闻。

湖上收宿雨,城中无昼尘。楼依新柳贵,池带乱苔青。云水正一望,簿书来绕身。烟波洞庭路,愧彼扁舟人。

古来五子伊谁,有唐室、五王称首。窦氏五龙,柳家五马,西晋室、陶家五柳。英名不朽。更东汉、马良并秀。君今也、五男还又。应是五星孕就。腹笥五经,身膺五福,指日继、五侯之後。个般非偶。好与醉、刘伶五斗。

岁晚湖山寄幅巾,浩然不见两眉碑。看花李益无同伴,顾曲周郎有后身。厚禄殷勤营葬地,隐君欢喜得吟邻。看来造物于君厚,判断风光七十春。

东郭访先生,西郊寻隐路。久为江南客,自有云阳树。已得闲园心,不知公府步。开门白日晚,倚杖青山暮。果熟任霜封,篱疏从水度。穷年无牵缀,往事惜沦误。唯见耦耕人,朝朝自来去。

凿山疏水出长江,王气如何可厌禳。后五百年依旧在,空教晋帝笑秦皇。

闻道名方曾口授,定应买秫趁冬炊。小须旬月酿当熟,寄我茅斋不可迟。

白袷行人又远游,日斜空上映花楼。愁丝堕絮相逢著,绊惹春风卒未休。

身世谩悠哉,田园首重回。春来亦何事,忽忽叹庭槐。

三杯未醒复三杯,醉眼朦胧劈不开。急办藤床并竹枕,要随蝴蝶到蓬莱。

赤日黄尘任涨浮,直茎疏叶里垂头。金心不逐时妆褪,赭面应为世态羞。分昼夜閒开落准,备离坎气品题优。倚栏感物伤怀处,何日崔卢入此瓯。

遥知清贵孰能攀,天上闲胜地上闲。除对圣君论道外,时题诗句落人间。

若耶溪水云门寺,贺监荷花空自开。我恨今犹在泥滓,劝君莫棹酒船回。

七曲催船快上滩,好山留与漫郎看。经行雪瀑仙屏下,恍记齐云夜帐寒。

栖迟青山巅,高静身所便。不践有命草,但饮无声泉。斋性空转寂,学情深更专。经文开贝叶,衣制垂秋莲。厌此俗人群,暂来还却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