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其九)代阮元瑜》
拼音和注音
gāo chéng kǔ duō yīn , qiū rì shū fù bē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秋日:1.秋天。2.秋季的白昼。3.秋天的太阳。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高城苦多阴,秋日殊复悲。
边声薄暮起,但见浮云飞。
霜气劲且繁,河汉寒无晖。
三星何踯躅,皎月正徘徊。
流飙西北至,征马鸣相依。
自知从君乐,谁能常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