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景文投赠三首

记闻荒落语詹谆,惭愧吾侪肯问津。
未必夜深埋雪者,得如春暮舞雩人。
师扬执戟玄犹白,学卫夫人字逼真。
跳出{左囱右页}门殊未得,堪怜老却苦吟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次韵黄景文投赠三首》是宋代刘克庄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听闻荒落詹谆的话语,
我们感到惭愧,不敢问津。
或许那些深夜埋在雪中的人,
才能像春天暮色中的舞雩者那样自在。
师扬手握戟,神秘而高洁,
学卫夫人的笔法,写意逼真。
我们还未能跳出固定的思维,
可怜的老者却在苦苦吟咏。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和文人的处境的苦闷和自省。作者听到了荒芜之地的詹谆(指谆谆告诫、忠告),感到自己与其他文人一样,不敢妄自揣测,不敢妄自自满。在这个意义上,作者暗示了自己与其他文人在追求艺术和文学成就上的相似性。

作者进一步提到了那些深夜埋在雪中的人,暗示了那些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人。这些人与春天暮色中的舞雩者相对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舞雩者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束,而那些埋在雪中的人则代表了默默奉献、寂寞无声的奋斗。这里,作者暗示了自己和其他文人尚未达到这种自由自在的境地。

接下来,作者提到了师扬和学卫夫人,他们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文人。师扬是宋代文学家,擅长书法和绘画,而学卫夫人则是一位女性文人,以其字体逼真著称。作者借用这两位文人的名字,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对自己文学造诣的无奈。作者感叹自己跳不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无法像师扬和学卫夫人那样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最后,作者以自己和其他文人老去、苦苦吟咏的形象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自己和同辈们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和文人处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身与其他文人的相似性和无奈的认识。作者对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人的赞美和敬仰,表达了对艺术和创作自由的向往。通过引用师扬和学卫夫人的名字,作者暗示了自己对文学成就和艺术创作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能力和创造力的怀疑。

整首诗词以自省和自嘲的口吻,展现了作者对文学道路上的困惑和迷茫。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舞雩者与埋在雪中的人、师扬与学卫夫人之间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自由创作和独立思考的渴望。同时,通过老去和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身和文人们现状的反思和自省。他听说了荒芜之地的詹谆的言论,因此感到自己和其他文人都应该惭愧,不敢自以为是。他认为那些深夜埋在雪地中的人才能像春天暮色中的舞雩者一样自由自在。舞雩者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束,而那些埋在雪地中的人则代表了默默奉献、寂寞无声的奋斗。

诗人进一步提到了师扬和学卫夫人,两位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师扬以其握戟的姿态和玄奥的艺术造诣而闻名,学卫夫人则以其字体逼真而著称。诗人用这两位文人的名字来比喻出自己对他们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成就的无奈。他感叹自己无法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无法像师扬和学卫夫人那样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最后,诗人以自己和其他文人老去、苦苦吟咏的形象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自己和同辈们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自省和自嘲的语气,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和文人们共同处境的认识。诗人对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人的赞美和敬仰,表达了对艺术和创作自由的向往。通过引用师扬和学卫夫人的名字,诗人暗示了自己对文学成就和艺术创作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能力和创造力的怀疑。

整首诗词以反思和疑虑为主题,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对自由创作和独立思考的渴望。诗人通过老去和苦吟的形象,表达了对文学道路上困惑和迷茫的感受。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和文人境况的思考,以及对艺术创作自由的向往和对传统束缚的疑问。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天作高山,屹然中峙。经营厥宇,万亿咸遂。火熙土王,爰举时祀。绳绳宣延,彷佛来止。

采菊篱根蕊尚青,开门稚子喜机关报晴。笑翁错料人间事,风雨如何不满城。

衡门咫尺限关河,此地平时匹马过。欲把尘埃比山岳,宁辞羽翮寄罝罗。华堂翠幕供闲燕,明月清风伴啸歌。拟写秋容须笔力,新诗句句似阴何。

不见当年丛桂枝,空山崄崒但霞霏。眼看春草萋萋遍,身是王孙未得归。

左看城阙右看湖,辗翠蹄红路欲芜。君子颇闻梁上有,丽人何至水边无。他时公论谁良史,往日虚名几腐儒。地下西施应冷笑,不缘红粉解亡吴。

片片落花飞,随风去不归。如何临欲别,不得傍君衣。

帘外一声歌,倾尽满城风月。看到酒阑羞处,想多情难说。周郎元是个中人,如今鬓如雪。自恨老来肠肚,诮不堪摧折。

曷(盍)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 、耰、艾,相寻于其上者如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黄子官居多暇日,今哦薄暮一窗中。虽无虢虢循除水,但觉飕飕满屋风。

雨声深院里,歌扇小楼中。当时飞燕马上,妖艳为谁容。娇颤须扶未稳,腰褭轻笼小驻,玉女最愁峰。掠鬓过车骤,回首意冲冲。宝钗斜,云鬓乱,几曾逢。谁知去三步远,此痛与君同。玉箸残妆谁见,獭髓轻痕妙补,粉黛不须浓。重见为低诉,余恨更匆匆。

斜飞庆历皇华远,捷出熙宁使指新。但记欧公更此职,不知赵济是何人。剡章遍及孤寒士,奋笔先诛聚敛臣。自叹暮年衰飒甚,羡君老手独埋轮。

阮籍摩挲青眼旧,邹阳感慨白头新。

皴皮似鸡,疏齿如鲵。诸缘坐断,一句全提。夜月圆明兮珊瑚海阔,晚云破碎兮玳瑁天低。

黄叶下空馆,寂寥寒雨愁。平居岁华晏,络纬啼林幽。节物凋壮志,咄嗟不能休。空怀赵鞅叹,变化良无由。所思杳何知,侧身仰皇州。苍烟晦楚野,寒浪埋昭丘。赵壹赋命薄,陈思多世忧。翻然羡鱼鸟,畅矣山川游。薛公龙泉姿,其气在斗牛。南冠束秀发,白石劳悲讴。圭衮照崇阅,文儒

春翦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欹侧。英游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片帆谁上天门,我亦明朝,是天门客。平生高兴,青莲一叶,从此飘然八极。矶头绿树,见白马、书生破敌。百年前事,欲问东风,酒醒长笛。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春宵短。香闺寂寞愁无限。愁无限。一声窗外,晓莺新啭。起来无语成娇懒。柔肠易断人难见。人难见。这些心绪,如何消遣。

幽思耿耿堂,芸香风度。客至忘言孰宾主。一篇雅唱,似与朱弦细语。恍疑南涧坐、挥谈尘。霁月光风,竹君梅侣。中有新亭泪如雨。力扶王略,志在中原一举。丈夫心事了、惊千古。

不上龙门五过秋,袖诗还是觅扁舟。胡然贫病只如昔,听尔行藏随所由。未厌室人能我适,故防知己作公羞。孟郊五十酸寒尉,想见溧阳神尚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