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郭密之的《永嘉怀古》
拼音和注音
cháng yóu shí mén lǐ , shèng jiàn wǎn rú ji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石门:春秋鲁城外门。借指贤者。控制水流的石闸。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古道路名。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四川省高县境内的石门山得名。起自今四川宜宾,南抵云南曲靖,再通往昆明﹑大理等处。唐与南诏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指古褒斜谷通道。在今陕西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东汉的《石门颂》﹑北魏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宛如:宛如,读音为wǎn rú,汉语词语,意思是正像;好像
郭密之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高适北游蓟门,曾拜访王昌龄、郭密之,留诗去。天宝八年(749)任诸暨令,建义津桥,筑放生湖,溉田2000余顷,便利百姓。事迹见阮元《两浙金石志》卷二。郭诗刻在浙江青田县石门洞磨崖上,其诗“古淡近选体”(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五)。《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收诗1首。
原诗
永嘉东南尽,倚棹皆可究。
帆引沧海风,舟沿缙云溜。
群山何隐磷,万物更森秀。
地气冬转暄,瞑氛阴改昼。
缅怀谢康乐,伊昔兹为守。
逸兴满云林,清词冠宇宙。
尝游石门里,胜践宛如旧。
峭壁苔藓浓,悬崖风雨骤。
岩隈馀灌莽,壁畔空泉甃。
物是人已非,瑶潭凄独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