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俞节推(汝尚之子,汝尚字退翁)

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
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退翁官于蜀,余在京师,余归而退翁去。
及余官于吴兴,则退翁亡矣。
)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
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
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

作品评述

《送俞节推(汝尚之子,汝尚字退翁)》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苏轼与朋友俞节推分别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
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退翁官于蜀,余在京师,余归而退翁去。及余官于吴兴,则退翁亡矣。)
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
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
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朋友俞节推为主题,描绘了苏轼与俞节推的友情和相互敬重之情。诗中的“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的描述表达了俞节推高尚的品德和胸怀,比喻他的人格清高如一弦古琴。

接下来的两句“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表达了苏轼对俞节推的怀念之情。苏轼与俞节推分别时,他们互相唱和三次,彼此深感惋惜,这种感慨至今还留有余音。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苏轼与俞节推在不同时期的境遇。苏轼与俞节推相遇时,彼此欣喜交流,感受到了俞节推的清雅深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时光流转,许多优秀的人才渐失初心,变得世俗和功利。苏轼感慨自己的人生似乎没有命运的引导,也无法寻找到真正的归宿。

整首诗以送别朋友为主题,通过描述友情的深厚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苏轼对俞节推的敬重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诗词流畅优美,意境深远,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情世故的独到洞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道人鞭龙出潭底,黑云一片山头起。仰看红日不见光,黑龙头摇白龙尾。有时登坛步七星,一呼一吸成雷霆。白波翻空海水立,银河落地天瓢倾。去年京师祷雨雨辄至,大田小田总{雨滂}霈。定知夜半拜封事,自有精诚感天地。王公贵人知其贤,屈师阐教来琴川。今年旱魃又为虐,禾稼半死

人地维垣后,功名治郡初。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铃合间无奈,江山兴有余。由来形胜地,保障定何如。

一杯齑餺飥,老子腹膨脝。坐拥茅檐日,山茶未用烹。

我离海边方季夏,子时别我西亭下。是时积雨河水深,却看孤舟放清夜。尔来忽忽冬已阑,岁晚荒凉学官舍。那知复与子携手,犹能顷刻听清话。来时绿树今黄叶,须信丹颜暗中化。别离易得当重惜,岁月难留足悲咤。人生坎轲多忧娱,万事纷纷少休暇。况子飘泊不可常,几度相逢即衰谢。

海兔上天星斗稀,满身清影立多时。望中欲倩姮娥手,掷下秋香一两枝。

把酒祝江梅。春到南枝早早开。人在陇头凝望久,徘徊。驿使如今尚未来。寄语莫相催。直待东风细剪裁。只恐未能传信息,妆台。先要飞来衬粉腮。

晓日金门气郁葱,人间万里总祥风。再登况遇三登盛,独乐何如众乐同。行有玉觞陪迩列,岂无金鉴洞遗忠。天恩年寿何分别,尽在簪花舞蹈中。

残腊新春判此朝,斗寒犹未动寅杓。白催晓色融冰片,绿转风光入柳条。丝菜落盘随玉手,镂花垂胜压金翘。六年不见江梅影,长觉归心似旆摇。

虬龙天矫已分形,想象灵根长茯苓。安得一椽风雨庇,要思服食制颓龄。

老梅何偃蹇,雪时方始花。自守岁寒性,不肯随春花。隐人适然见,移植溪水涯。瘦影无阳艳,清香绝淫邪。间静如隐人,隐人心所嘉。樵牧无见侵,以诒隐人嗟。

薛侯本贵胄,射策一矢中。金兰托平生,瓜葛比诸从。数面尚成亲,况乃居连栋。交游及父子,讲学连伯仲。奴人通使令,孩稚接戏弄。相怜负米勤,同力采兰供。每持君家书,平安觑款缝。秦人与吾炙,忧乐一体共。释之廷尉曹,微过成系讼。从此张长公,不肯为时用。丘阿无梧桐,曲直

礼既行兮,厥位孔安。母备正兮,容止可观。奉东朝兮,常得其欢。求淑女兮,岂乐多般

楚客送僧归桂阳,海门帆势极潇湘。碧云千里暮愁合,白雪一声春思长。柳絮拥堤添衲软,松花浮水注瓶香。南京长老几年别,闻道半岩多影堂。

风摇顶笠晓山隈,觅法心如未熟梅。去路两肩担不起,会看撒手得空回。

水石相逢骤作声,铿然律吕自天成。山中纵泛知音听,亦有流鱼傍岸行。

舍南舍北种田郎,唱得田歌曲曲长。莫学傍村游侠辈,茜红抹额臂擎苍。

南极垣头现一星,辉光特着老人名。不随东壁西庚照,要对南楼夜夜明。

藤床藤枕睡腾腾,软胜眠莎与曲肱。知似边韶偏寄惠,梦中长亦感心朋。

回肠荡气感精灵,座客苍凉半酒醒。自别吴郎高咏减,珊瑚击碎有谁听。

山腰万竹閟清寒,上彻山头望始宽。州渚东西分线路,台城表里见毫端。青开淮甸天空阔,紫覆钟山气郁盘。城下秋江来万里,独能伸手障狂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