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马戴的《雒中寒夜姚侍御宅怀贾岛》
拼音和注音
shéi zhī shí mén lù , dài yǔ zi tóng xú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谁知:岂料;哪料。
石门:春秋鲁城外门。借指贤者。控制水流的石闸。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古道路名。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四川省高县境内的石门山得名。起自今四川宜宾,南抵云南曲靖,再通往昆明﹑大理等处。唐与南诏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指古褒斜谷通道。在今陕西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东汉的《石门颂》﹑北魏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门路:(名)①做事的诀窍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多想想把这事干好的~。②特指谋求个人私利的途径:别去找~。[近]门径|途径。
马戴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江苏省东海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原诗
夜木动寒色,雒阳城阙深。如何异乡思,更抱故人心。微月关山远,闲阶霜霰侵。谁知石门路,待与子同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