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谈上人咏海石榴

真僧相劝外浮华,万法无常可叹嗟。
但试寻思阶下树,何人种此我看花。

作品评述

《酬谈上人咏海石榴》是唐代诗人麹信陵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真僧相劝外浮华,
万法无常可叹嗟。
但试寻思阶下树,
何人种此我看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浮华的情感。诗人通过与一位名为上人的真僧的交谈,思考万物无常的现实,并通过观察一棵树下的花朵,探讨了这种无常背后的种植者是谁。

赏析:
《酬谈上人咏海石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深刻的哲理。首两句"真僧相劝外浮华,万法无常可叹嗟"表达了真僧劝诫诗人离开尘世的繁华,认识到万物无常的事实,使人感叹不已。

接着,诗人在后两句"但试寻思阶下树,何人种此我看花"中,通过观察阶下的花朵,引发了对花朵背后种植者的思考。这里的花作为象征,代表着美好、生命和存在。诗人想知道是谁种植了这朵花,从而暗示了无常背后的创造力或造物主。这种思考引发了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探索人生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尘世浮华的厌倦和对无常现实的思考。通过观察一朵花,诗人启发了对背后的种植者或造物主的思考,进一步引发了关于生命和宇宙的思索。这首诗词以简约的形式传递了深远的哲理,使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和思考。

诗词推荐

雄也营身足,聃兮悞汝多。捐书知圣已,绝学奈禽何。

庄子谈空惠子听,郢人斤斧俟忘形。莫嗟质丧无知者,对石何妨自说经。

古邑蓬池上,私居市道邻。初抛三釜粟,来作一廛民。乞火黔薪突,繙经振隙尘。何从复何去,更欲问圆神。

茅茨宴荒径,独有嘉树存。藏书子能读,复以训诸孙。义孙读《论语》,颇将孝理敦。道孙诵《大学》,路孙初学言。言念里中儿,顾复但知恩。渐次长骄仿,耻僇难具论。蹇性厌华缛,嗣引希后昆。慎尔守纯素,顾名思默浑。

东家竹屋最穷空,不识檐花落雨中。笑遣吴刚挥玉斧,解令冷舍作蟾宫。

愿海散香风,花披菡萏红。锦鳞方上钓,金锁已腾空。

宦游今倦矣,岁晚意何如。腊雪不到地,春风先满闾。邻翁寒乞炭,溪女晓供鱼。多有梅花处,吾将卜隐居。

东家善枕席,西家供织作。东家喜月上,西家忧日落。日月同在天,忧喜一何殊。借问东家女,妾有何不如。

隋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萧寺通淮戍,芜城枕楚壖。鱼盐桥上市,灯火雨中船。故老青葭岸,先知i7子贤。

一别迎銮十八秋,重来意气落旄头。平山老子不收拾,南望端门泪雨流。

饕风虐雪到家林,才喜春晴春已深。花片纷纷飞蝶乱,树阴渐渐早蝉吟。贫宁不仕元知命,老尚能诗懒用心。忽喜客来对棋局,旋沽村酒与同斟。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君不见木兰女郎代戍边,铁甲卧起二十年。不知谁作古乐府,至今流传木兰篇。又不见公孙大娘舞剑器,挥霍低昂动天地。我杜少陵有长歌,每一读之生壮气。汉时昭君颜如花,强令出塞禁风沙。马上无以写愁思,推手为琵却手琶。昭君死作青冢土,琵琶却传来汉家。一弦一字万怨恨,始听

相逢僧话了幽寻,不负沧浪一访临。对菊莫谈当世事,口茶犹识古人心。白云共住山前后,黄叶自知秋浅深。龙卧苍髯曾有约,雁回分月供丛林。

海头风吹杨白花,海头女儿杨白歌。杨白满头作盐舞,不与斤两添铜驼。

下田已鸥没,上田更龟坼。欲知雨未已,看取云泼墨。

络石寒毛涧底明,春来绿遍小峥嵘。凭谁再续平泉记,为定芸兰孰弟兄。

孩提无不爱其亲,不失其心即大人。从此劝君休外慕,悦亲端的在诚身。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千团输大官,百饼衔私斗。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

晓来初日满林光,犹见枝头梅子黄。一对蝉声相上下,柳丝摇曳与俱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