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温汤对雪应制

瑞雪带寒风,寒风入阴琯。
阴琯方凝闭,寒风复凄断。
宫似瑶林匝,庭如月结满。
正赓挟纩词,非近温泉暖。

作品评述

《奉和圣制温汤对雪应制》是唐代张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寒冬时节的场景,通过寒风和雪的对比,表现出冬天的严寒和寒冷的氛围。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瑞雪带寒风,寒风入阴琯。
瑞雪伴随着寒风,寒风吹入阴琯。
这两句描绘了寒冷的冬天,瑞雪飘飞,风寒入骨。"瑞雪"象征着吉祥和美好,寒风则传递出冬天的寒冷。"阴琯"是指琯宫中的一种乐器,用以象征宫廷的深沉和肃穆。

阴琯方凝闭,寒风复凄断。
阴琯正凝固闭合,寒风更加凄凉断续。
这两句描述了阴琯的状态,它因为寒冷而更加凝固和闭合,而寒风则更加凄凉和断续,进一步强化了冬天的寒冷气息。

宫似瑶林匝,庭如月结满。
宫殿宛如琼瑶林一般扩展,庭院仿佛被月光覆盖满溢。
这两句描述了宫殿和庭院的景象,宫殿似乎无边无际,庭院被明亮的月光所照耀,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

正赓挟纩词,非近温泉暖。
现在正赓挟着纩扇吟诗,却非近温泉的温暖。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天中吟诗作对的情景,他手持着纩扇,吟咏着诗词,但这种温暖只是诗中的想象,与冬天的寒冷形成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冬天寒冷气息的描绘,以及宫殿和庭院的景象,构建了一幅冬日寒冷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寒冷的描绘,强调了冬天的严寒和冷酷,同时也暗示了宫廷的封闭和肃穆。最后两句则以诗人吟诗作对的形象为转折,展示了诗人不受寒冷影响,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内心的温暖和豪情。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传达出了冬天的寒冷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意境和感慨。

作者介绍

张说,字霖卿,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有《游老君洞》诗。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六。

诗词推荐

楼上西风吹画屏,楼前秋思满都亭。金河水去涓涓碧,琼岛云来冉冉青。近见萧何成第宅,旧闻汲黯在朝廷。明时进用多英杰,迂腐深惭守一经。

南还昔别已匆匆,日断云飞思欲穷。江水波涵天上下,海门潮涌浙西东。沉烟白鸟晴沙际,飘带青山夕照中。治世安民遗泽在,万年史笔纪高风。

气豪心未平,三已复三仕。毫发志不伸,所至但屈己。屡触炙眉怒,讵帝折腰耻。七年困江国,脱身走故里。欲著藏山书,实录立传纪。往事邈难问,毫简遽云止。

性乱因醪误。精枯缘色妒。眼神伤败,被财役住。鼻浊如何,只为气使馨清去。浮世人难悟。*四事相牵,沦落苦处。达士怡然殊不顾。上净真心,於下元阳坚固。左养取青龙,右边白虎。咆哮做。都总来攒聚。便成结金丹,大罗归去。

大都修炼似蒸沙。阴阳失两家。正如飞鳌舞长蛇。宁知饮月华。回老貌,假群姓。熏蒸成绛霞。但教心地不倾斜。巢中能养鸦。

良月戒微寒,清夜祥烟馥郁。来报天庭喜事,现灯花金粟。芝书奎画下层霄,宣召想来促。它日玉堂挥翰,赐金莲花烛。

岁月潜消日里冰,依然来见佛堂灯。此身已自非前我,问法何妨似旧僧。洒面飞泉时点点,压池苍石尚层层。遥知近爱金山好,江水煎茶日几升。

来往都梁真有期,瘦藤挈挈要追随。独怜老子蒙头睡,不见梅花如雪时。经炉饱附僧伽火,斋钵长分庾氏糜。岁暮东窗好晴日,传声阿遁正相思。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沉 通:沈)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碧眼何须青白为,冰辞雹语不吾欺。君看衮衮腰金者,曾见骚坛大将谁。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银河无浪,琼楼不暑。一点柔情如水。肯捐兰佩了渠愁,尽闲却、纤纤机杼。波心沁雪,鸥边分雨。翦得荷花能楚。天公煞自解风流,看得我、如何销汝。

太伯新祠古让乡,老梅根畔水流长。十年梦寐三间屋,万古纲常一瓣香。扁榜大书元自孔,衣冠遗制合存商。向来曾拟荆蛮曲,许作迎神第几章。

高树绕吾庐,薄暮烟气重。将栖立傍巢,已振窥落氄。有来同卉枝,亦各不偎拥。飕飕阴风寒,夜雪岂无恐。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酒尽情无极,花深眼欲迷。拂鞭归去晚,月在画楼西。

江上新楼名四望,东西南北水茫茫。无由得与君携手,同凭栏干一望乡。

虽云误失风霜操,不替调羹为子贤。

城头杖屦恣延缘,终日看山也自贤。浮蚁酿来堪把盏,飞鸿送尽且挥弦。卷残帘幕千家雨,倚遍阑干四角天。渭北江东何处是,谪仙诗兴政飘然。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