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宿华顶玉井楼(其一)》
拼音和注音
bù chóu gēng lòu jué , dàn gǔ zì néng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更漏: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故名为“更漏”。
石鼓:鼓形的石块。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玉井通溟海,朱楼冠削成。
波传潮汐到,槛接斗牛平。
虎魄侵灯出,莲花傍枕生。
拂盆云发暗,映掌月珠明。
犯座人间象,浮槎世上情。
不愁更漏绝,石鼓自能鸣。